×

早教 > 正文

幼儿园需要开情商课吗?

作者: PCbaby 出处:太平洋亲子论坛 2009-11-09 09:20
1回顶部

1   

图片来源于CFP

        小伙伴不理你了怎么办?有大孩子欺负自己怎么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介绍,当前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更强调加强幼儿的自主性,建立幼儿的自信,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是在引导幼儿如何面对问题、冲突与困境时,却较为欠缺。幼儿情商教育项目去年在北京市北海幼儿园等30家幼儿园内试点推行后取得良好效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人表示,预计2年内将在全市幼儿园普及。

  果不其然,今年6月,北京51所幼儿园51所幼儿园将开展幼儿情商课,教导孩子们如何面对不利情境,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画、游戏、扮演角色等,自己寻找解决这些“交际”问题的办法。

  幼儿情商教育项目名为“比比和朋友”,是专为5至6岁儿童设计的促进情绪健康与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方案,项目课程将引导幼儿如何克服困难、处理情绪问题及正确看待死亡等。

  课程示例:

  “比比和朋友”共分6个单元共24个课程,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故事。“比比”是一只竹节虫,课程通过“比比”和朋友间发生的不同故事,讲述儿童经常面对的各种问题。   泰加(比比的主人)今天不开心,他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嘴巴撅得很高,眼睛里还含着泪。   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们平时也会碰到不开心的事,请大家把你的问题,如交友、同学欺侮、面对新环境等,从而鼓励儿童作出反思,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该项目6个单元分别为:情感讨论(如悲伤、他们的不开心画在纸上。于是小朋友们开始动手画不开心的事。他们不开心的事有大有小:爸爸妈妈吵架了、别人抢走了我的玩具、新衣服弄脏了、我和好朋友吵架了等等);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包括如何结交和维系友谊,如何处理寂寞和被拒绝);消解冲突;处理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

2回顶部

  项目特色:

  这个课程不会告诉儿童该怎样做。相反,老师会鼓励儿童去自行探索和思考,去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课程不单只帮助儿童克服自己遇到的问题,还会让孩子懂得,如果别人感到悲伤或愤怒时,自己该如何聆听别人的倾诉。它肯定了儿童在施与和接受两方面所具备的能力。

  面对质疑:幼儿园开设情商课有没有必要?

  中国家庭从1978年施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家庭模式。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习惯用眼神寻找父母,并经常以“我不会”为理由来逃避挫折。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不少5~6岁的独生子女非常自我、不懂得妥协礼让。在往后漫长的集体学习阶段中,这些交际沟通缺陷会令一部分孩子开始变得孤僻、胆怯,甚至自卑

  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的调查显示,近3成的中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焦虑、抑郁等困顿表征。因此,在幼儿时期开设情商课,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准备在全市推行的幼儿情商课分为“热爱生命”、“情绪管理”,以及“社会交往”三大部分。比如在“热爱生命”的主题课程中,老师要求每位孩子与一只生鸡蛋生活一周,期间必须与之形影不离,且不能打破。为防止孩子偷懒,家长、邻居、朋友都可成为监督人,并在跟踪表格上签名。一周后,当孩子带着回到课堂,老师在检查结果的同时,还会予以引导:“一只鸡蛋象征着一个生命,它非常脆弱,破掉了就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要学会珍爱生命。”

  又比如在“情绪管理”课程中,老师会表现出被某人激怒的“非常状态”,让孩子们替他选择该怎么办。当“不理他”、“打他”等答案纷纷脱口而出后,老师会示范盛怒状态下的正确选择——停下来,离开。这种模拟情景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构成一种示范,在他们日后遇到类似冲突时,会效仿处理。

  除此之外,“社会交往”课程则是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每次上课时,大家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与伙伴握手、拥抱、并彼此赞美,然后通过对方的语言、表情等,做出下一步的回馈,比如微笑。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情商教育已然根植到人们的意识中,并潜移默化传递给后代。比如,一个5岁的男孩无意中打破了杯子,第一反应就是“补偿”。他会通过“主动申请陪伴邻家孩子玩耍”等方式,赚取一定的费用,弥补自己的过失。

  情商课的开设,目的并不是单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它更像一针疫苗,将那些有可能形成的极端性格,扼杀在萌芽之中。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