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上早教课也要因材施教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5-25 11:28
1回顶部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有专家表示,孩子越小,个体差异越大。那么为孩子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常规标准如环境、设施和课程等当然必不可少,而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就是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

  家长困惑之怪现象

  一位急于早教的妈妈介绍,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灌输知识,钱也花了几万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孩子的厌恶和逆反心理,而对此,她却往往不知所措,找不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的确,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到早教中心,看到不少新鲜的玩具和教具,便指挥孩子这玩玩,那摸摸,却忘了观察孩子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也一次次被打断。其实问题在于,早期教育首先应该满足孩子身心的需要,家长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随大流。

  选早教要注意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有些孩子可能对音乐敏感,而有些孩子对语言敏感;有些孩子的记忆力好,而有些孩子的视察力强。有的孩子对文字非常敏感,一教就会;有的孩子确实对文字不感兴趣,但动作能力特别。家长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个性,为他创造活动机会。明智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并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的才干是不一样的,从上早教开始就要注意顺应个体的上风领域进行发展,同时尽可能提升孩子的劣势区域。

  案例分享

  佳佳从小就是一个好动的女孩子,对音乐的感觉特别灵敏。从2岁起,只要妈妈一播放有节奏的音乐,佳佳就会随之舞动起来。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孩子的这个天赋,于是就马上给佳佳报了音乐早教课程。佳佳学得很开心,进步也很快。在妈妈的引导下,佳佳投进了很多时间接受音乐、舞蹈方面的练习。上幼儿园的时候,佳佳已经可以弹简单的钢琴曲、跳拉丁舞了,在艺术发展上明显高于同龄的孩子。

2回顶部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专家建议

  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很多家长关心,究竟孩子可以几岁开始学音乐识字、学数学?是不是越早越好?在幼教专家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思维锻炼,但家长看重的应该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并非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例如,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对环境当中的汉字能够喜欢、探索;教孩子10以内的认数、加减,培养他对数学的敏感、好奇和兴趣,觉得数学非常“有趣”,能够帮助解决很多问题,这样,到幼儿园以后,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学数学。

  不要忽视弱势的“补短”

  在现实生涯中,我们很多家长已经在专心视察孩子的天赋规模。他们一旦发现孩子在某一规模的特长,便在此不惜重金。但他们往往轻易疏忽一个简单的常识:孩子有强势,也有弱势。一味夸大强势规模的“扬长”,而疏忽对弱势规模的“补短”,实在对孩子的将来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家长来懂得自己的孩子实施因材施教,不但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点,还要直面孩子的弱点。这样的早期教导,也许从表面看没有那么多激动听心的后果,但从长期来看,却是最理性的选择。

  重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好动,有的整天乐呵呵,有的喜欢发小脾气。虽然气质没有好坏之别,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必要的。在上早教课的过程中,因材施教要明确培养好的习惯要比培养特长重要得多,在发展优势的同时渗透一种好的态度和行为,是值得鼓励的。

  小编点评

  因材施教这个词适用于教育的每个领域,早期教育同样不例外。上早教课本来就容易因同质化而忽视孩子的个体发育,作为父母就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宝宝喜欢听音乐和打节拍,那么奥尔夫音乐课是个参考;宝宝乐于涂鸦、玩橡皮泥,那创艺宝贝正合适;宝宝活泼好动,运动宝贝提供很好的平台……各种类型的课程都有侧重,关键看你如何如发现和选择,总有一个是能让你的宝宝大展拳脚的。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