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宠物死亡 该怎么跟孩子说明白?

作者: 萧萧 出处:pcbaby 2012-11-18 15:02
1回顶部

       小钉子的妈妈为了独生女能成为更有爱心、更有责任心的小宝宝,在小钉子生日的时候送给了她一只小狗。果不其然,萌萌把小易行猫当成朋友,悉心照料小猫,全家人也把小猫当作了自己家庭的一份子,但是不知怎么的,小猫身体越来越差,病怏怏的也不活动了,最后也病死了。

      小钉子很沮丧,这可急坏了小钉子妈妈,于是小钉子妈妈就说“狗狗累了,要回去了他的家乡休息。”对待宠物死亡的问题上要处理好,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挫折教育,家长合理地引导,对孩子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面对朝夕相处的宠物死了,这样的消息要怎么告诉宝宝呢?

宠物

可以不回避“死亡”,但要讲得有策略

  一般来说,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并无生与死的概念。当孩子没有受过伤时,并不会意识到受伤的感觉,当孩子受过伤,他会感到疼痛、难过,但生死的感觉孩子还没亲身经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谈到“死亡”家长就要回避呢?其实不然,虽然和很多家长一样,都希望保护孩子远离疼痛、悲伤和恐惧,不忍心让孩子的生命中出现灰色地带。

  家里的小宠物死了,或者童话书里的主人公去世,都是可以给孩子渗透“生命教育”的绝佳时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认识到死亡,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快乐地认识人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其实,听到死亡话题时,孩子最恐惧的是有天爸爸或妈妈也会死去,“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怕,爸爸妈妈会看着你长大,我们还会在一起生活很久很久。”死亡虽然很可怕,但只要孩子感觉到父母在陪伴、爱护、保护着他,孩子就不会被吓倒。

  心理专家:孩子认识死亡的几个阶段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1.分离的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

  2.结构性阶段:3~6岁,学龄前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2回顶部

  作为父母,你可以尝试这几种方法:

  一、告诉宝宝真实消息

  如果你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冷静,那宝宝肯定会被你传染。所以不如坦然地告诉宝宝即将发生的一切。向宝宝解释小动物病得很严重,不会再好起来了。我们需要把它交给兽医,医生会帮助小动物,让它感觉舒服一点。

宠物

图片来源:华盖

  二、给宝宝更多关爱

  失去朋友的感觉,会让宝宝感到不安全。应该让宝宝正面了解自己悲伤的感情,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家里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思念我们的宠物朋友。宝宝这个时候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关爱和拥抱,给他安全感

  三、告别仪式让宝宝顺利摆脱悲伤

  在小动物走之前,妈妈最好能让宝宝单独和它告别,这种仪式能让宝宝发泄一下自己的悲伤。

  有些事孩子总需要面对,这是家长们唯一能做的事。

  四、用宠物的代替品帮助宝宝缓解悲伤

  为宝宝准备一个“思念盒”,把和小狗有关的东西放在里面,比如它的项圈、它和宝宝一起的照片、它最喜欢的玩具等等。把思念盒放在家里明显的地方,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小狗一直和他在一起。

  给宝宝一个新宠物,在把新宠物领进门前,先要给宝宝一段适应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告诉宝宝家里将多一个新宠物的决定。新的宠物并不是要代替她死去的朋友,它是来陪伴宝宝的新朋友。这样宝宝就不会对新宠物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宝宝也需要知道这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养宠物!让孩子懂得爱的第一步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