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作者: PCbaby 2008-08-01 08:39
1回顶部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家长老师们,你爱孩子,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根据调查,有90%的教师说爱学生,却只有10%的学生说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日前在新加坡“以人为本的赏识教育”演讲会上,为满堂忧心忡忡的家长和教师讲解了如何“去让孩子知道我爱你”。

  他说,中国做过一项“你爱学生吗?”以及“你感受到老师对你的爱吗?”的调查。结果发现有90%的教师说爱学生,却只有10%的学生说感受到教师的爱。

  “老师为你好 学生受不了”

  杨瑞清说:“师生关系出现这个落差,显然是‘老师为你好,学生受不了’的明证。老师不是不爱学生,只是不懂爱,不会爱,结果跟不爱一样。”这个关系落差,不只出现在学校,也同样出现在家庭,让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他说,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生的中国教育家周弘曾经说,孩子生下时都是眼睛亮闪闪,充满了灵性,是一块好钢。但是后来,却被不懂教育的父母或教师炼成铁,还不断抱怨“恨铁不成钢”。他说:“这是多大的悲哀和讽刺!”

  杨瑞清说:“爱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很多孩子长期在一个得不到爱的环境里成长,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心灵却是千疮百孔。因此,如何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被爱,是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他认为家长和教师可以从“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等方面去让孩子知道“我爱你”。

  他说,“走近生命”不是“走进生命”。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长辈可以“靠近”,却不能“闯进”。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长辈不应该太强调“吃苦”。他说:“苦吃多了会变成痛苦。我们要‘刻苦’,不要‘痛苦’。我希望长辈不要仅仅注意分数意义上的‘成绩’,或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成绩和成功,应该是成长的副产品。”

  杨瑞清说,当长辈们“走近生命”时,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

  、他说,北京有一所类似新加坡邻里学校的“二十二中学”,学生都是基础较差,其他学校不要的学生。可是在一名好老师孙维刚从初一教到高三的指导下,一班40名学生全上了大学,其中22人还进了中国最顶尖的清华和北大。

  杨瑞清说:“这个实例证明了我们的孩子潜力有多巨大,长辈们实在不应该过早地、草草地下‘不行’、‘不好’的结论。”

十种处罚孩子的小招数!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

2回顶部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不懂爱、不会爱=不爱?

  要孩子脱口说出10条自豪的理由

  如何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呢?杨瑞清建议,通过“唤起自信”。

  他说:“我常要孩子脱口说出10条自豪的理由,如:年纪轻,我自豪;身体棒,我自豪;心肠好,我自豪;跑步快,我自豪;懂礼貌,我自豪;写字漂亮,我自豪;唱歌好听,我自豪;不怕困难,我自豪等等。自信心是打开巨大潜能的金钥匙。有了这钥匙,孩子的潜能才会像火山那样爆发出来。”

  “唤起自信”的同时,长辈必须准备更多“尺度”来衡量,甚至必须为某些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特定尺度,孩子才能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因此“善待差异”,善待孩子之间的差异就很重要。

  他说:“要把所有科目同样重视起来。让语文、数学考试不好的学生,能在踢足球、弹琵琶等方面去找到成功,而且要让他们知道跳绳第一跟语文考第一有同等价值,不要小看。今天很多人以为语文很重要,跑步不重要,但是突然出现了一个刘翔,能靠跑步为国争光。姚明也是一样,他靠打篮球,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惊人的。”

  最后,在“引导自选”,让学生作主的情况下,让他们在快快乐乐的心情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终能突显身上的潜能。

  杨瑞清上个月受邀在新加坡永青小学、菩提学校、南华小学、南洋小学、爱同学校、宏文学校等多校巡回传授“赏识教育”。多名教育工作者对他主掌的南京行知小学很感兴趣,表示将在假期为教师和学生组织去行知小学浸濡观摩的活动。

十种处罚孩子的小招数!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着孩子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