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性格心理 > 正文

赶走宝宝过度的害羞和焦虑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1-12-05 16:08

  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他用脑电图扫描仪监测一组9个月大的婴儿的脑部活动。面对陌生人的问候,那些性格内向的宝宝显得紧张、焦虑不安,大脑中掌控忧虑、恐惧情绪的区域变得很活跃。而性格外向的宝宝则会向陌生人伸出手去,脑电图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掌控积极情绪如“愉快”的区域会活跃起来。

  在对这些孩子进行15年跟踪研究后,福克斯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在婴儿期的害羞情绪是否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被研究的对象中,被父母过分保护、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励克服害羞以及焦虑情绪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仍然害羞、容易焦虑。而那些拥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够在父母帮助下从保护壳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克服婴儿期的害羞与笨拙。

  因此,赶走过度的害羞和焦虑,父母需要做的是:

  1、放开手脚,从新生儿开始让宝宝自由探索世界,例如任由他在把玩各种安全的物品,任由他在屋里爬行、任由他抓住各种小虫子进行研究、任由他独自吃饭虽然掉的比吃的多。不要因为担心安全和害怕受伤或者仅仅是嫌麻烦而总是和宝宝说“不。”只有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宝宝才能建立起一种对外部环境和任务的信任,而宝宝的自信就是建立在这种信任之上的。有自信的宝宝很容易就能克服婴儿期的害羞心理。

  2、平时多让宝宝主动和邻居、亲戚打招呼,同时让宝宝通过拜访亲戚、参加集体活动等办法拓展视野,锻炼宝宝人际交往能力。多与陌生人接触,达到看惯不怪的效果,宝宝就能克服害羞的心理,不再裹足不前。

  3、培养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成败都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家长要保持敏感随时回应宝宝,对宝宝的尊重和理解能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让他更加积极主动地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有任何困难都依赖大人。一旦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宝宝就不会轻易焦虑,害羞也就自然化解了。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