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绵。
本图片来源CFP
上面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常常听到大人对孩子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禁止的内容都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或者会给父母带来麻烦的事,这些“不可以”指令,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常常忽略,孩子会因此产生“羞耻感”。羞耻感是他人出现负性评价的指示剂,它意味着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尽管羞耻本身是种不太愉快的心理体验,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他们衡量自己行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工具。传统看法认为羞耻感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反对让孩子产出羞耻感。其实,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如上文例子中类似的互动,保护了孩子的心灵,不会让其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从而耿耿于怀。可以说,这位母亲成功地帮助孩子克服了羞耻感。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待幼儿的羞耻心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种类型的家长表现:
一、冷嘲热讽型
“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真是笨到家了!”“看看你的好伙伴小莉比你强多了!你看她跳的舞多好啊!”“这孩子,和他爸爸一个样,长大后也没有什么出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往往试图以此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使之发奋起来。殊不知事实上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孩子是有羞耻心的,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对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与否的判断,往往是通过大人们对他们行为的反应完成的。嘲笑、挖苦、苛责对幼儿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只顾发泄自己心头的火气,却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变得沉重起来,把孩子硬是推向自己所希望的反面去了。
本图片来源CFP
二、无谓担忧型:
我们周围经常看到好多孩子做了错事还蛮横无理,对别人劝导满不在乎,我行我素。所以很多年轻的家长不免担忧: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变成那样,那该怎么办啊?羞耻心是一种以自我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行为品德的内在因素。培养孩子的羞耻心首先要了解孩子羞耻心形成的过程。3岁左右,孩子就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此时做错事,听到别人羞他,就会脸红、低头不语、逃跑躲藏等表现,这是孩子受“刺激”产生的外部表情动作的羞愧感。5岁左右,孩子能“独立地”表现出羞耻心了。这时他们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内心充满了不愉快,甚至有痛苦的情感体验,自责、自谴之心开始出现并且逐步得到强化。所以家长对此现象不要做无谓的担忧。
本图片来源CFP
总得来说,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羞耻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发展。一般来看,孩子在如下情况时羞耻心有明显的外向反应:
1、自己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的时候。
2、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的时候。
3、申请加入某种组织或要求参加一项活动而未被准许的时候。
4、公布“好孩子”名单而没有自己的时候。
这时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儿园,细心体察孩子羞耻心理的微妙变化,审慎地去触及孩子最敏感的心灵,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抓住这一思想转化的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责、羞辱甚至体罚,这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日久会磨掉他们的羞耻心。孩子一旦失去羞耻心,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反而会造成不求上进。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