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性格心理 > 正文

7种巧妙交流模式养育社交宝贝

作者: PCbaby 2008-12-01 10:00
1回顶部

  宝贝缺乏社交技能的诱因可能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 总是被关在家里,或者即便外出,家长也很少鼓励他与人交往,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与体验。

7种巧妙交流模式养育社交宝贝

  * 虽然家长鼓励宝贝与人交往,但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历带给他很多不愉快的体验,导致他对与人交往产生恐惧情绪。比如,家长为了顾全面子,总是强迫宝贝分享,或者与人交往时,宝贝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等等。

  * 家人与宝贝的交流模式不恰当,导致宝贝在与抚养人交流的过程中习得了错误的交流方式。

  宝贝最初的社交技能都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父母和其他家人与他以及外人交流的模式中习得的,并且,这些习惯性的交往模式会留存在他的潜意识之中,对他一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关注家长与宝贝交流的模式,对他社交技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升宝贝社交技能的7种交流模式

  1.共情的模式

  无论父母想要引导宝贝做什么,首先要体察他的感受,并以适当的语言表达父母对他情绪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表达父母的期望,宝贝通常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2.开放的模式

  当父母跟宝贝谈论什么话题的时候,最好多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他有更多思考的余地。非开放式的问题则会限制宝贝的思维,让他简简单单以一个词就对付过去。

  3.积极肯定的模式

  没有比积极肯定的模式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好情绪,调动起一个人交流的兴趣的了。

推荐阅读:宝贝睡眠不稳的心理透视   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快乐的能力

女孩的绝佳好书

2回顶部

7种巧妙交流模式养育社交宝贝

  4.平等的模式

  类似“赶紧把这口饭吃了”这样的交流方式,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跟宝贝交流,他会从父母的话语中获得一种无能感、恐惧感、被胁迫感,他要么反抗,学着以同样的方式跟人交流,要么就顺从,并且在别人面前也变得很软弱可欺。相反,如果是祈求似地跟宝贝交流,他就很容易无视父母的要求,变得更加顽劣。平等的交流模式是让彼此都感觉很美好的一种方式。

  5.带故事色彩的模式

  人类天性都是喜欢故事的,带有故事感的描述往往更吸引人,也更容易被接受。经常以带有故事感的方式跟宝贝交流,他也就能慢慢学会生动有趣地描述某些事物。

  6.幽默有趣的模式

  幽默有着化尴尬和敌对为轻松与友好的魔力。时常给宝贝来点小幽默,我们不仅可以轻松化解宝贝跟我们之间的对抗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幽默的特性,对他未来的人生会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7.灵活变通的方式

  一根筋非要做某个事情常常会弄得彼此都很不开心,遇到需要转换局势的情形,不如改变一下我们那种古板的处事方式,也许一切都很顺利就解决了。比如,到了吃饭时间了,可是宝贝非要看动画片,就是不肯去吃饭。与其弄得他饭前大哭一场,或者由着他继续看很长时间,等得饭都凉了,不如这样来处理这个事情:“这个动画片真好看。来,我们试试看,坐在餐桌前吃饭能不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好不好?”一旦他到了餐桌前,他的注意力被转移,宝贝可能很容易就会忘记看动画片的需求,转而投入到吃饭这件事情中去了。

推荐阅读:宝贝睡眠不稳的心理透视   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快乐的能力

女孩的绝佳好书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