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为宝宝养一个宠物吧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9-03 18:09

  学龄期是儿童身心成长及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大约有9000万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中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比不养宠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饲养宠物可以让孩子感到自身的重要,极大地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不过,养伴侣动物也有消极影响,主要是增加了喂养和卫生打扫等方面的负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介绍说:“伴侣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充当某些人类角色的功能,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好伴侣。对于那些正在喂养或即将喂养伴侣动物的家庭,家长们应有意识地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孩子寓学于乐,快乐成长。”

  那么在养宠物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 养宠物前:

  1.根据宝宝的特点选择宠物,猫猫狗狗需要每天照料,但鱼儿、乌龟、鸟类、仓鼠、小白鼠之类就不那么复杂。

  2.买宠物前要考虑到它的脾性。温顺的宠物总是与宝宝最相配的,你可以从它的品种中获悉其性格倾向,所以再买宠物前一定先研究清楚各个品种宠物的脾气。如果是买狗,可以考虑吉娃娃、约克夏、小猎犬等;如果是养猫,可以考虑美国短毛猫、缅甸猫、波斯猫等。

  3.注意家里的过敏病史。如果家人对动物毛发、皮肤、鸟羽过敏,或者宝宝有湿疹、热病、哮喘,又或者你的家族有遗传的过敏病,挑选宠物时你就得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尽量去咨询一下儿科医生和兽医。

  4.确保所买的宠物是健康的。几乎每种宠物都可视为一个疾病的潜在来源,所以务必确保买来的宠物是健康安全的,这才不会危及你的家人。

  二 养宠物时

  1. 要让小宝宝知道:和宠物接近有时是有会有危险的。坚持制止以下行为:用手去戳动物的眼睛、耳朵,或者把手放进宠物的嘴巴里,拖着宠物的尾巴或者乱扯它的毛,别让宠物和宝宝一起睡在无人照看的房间里,摸过宠物或和宠物玩耍、喂食后勤洗手。有伤口时不要亲密接触宠物。

  2. 告诉宝宝承诺的严肃性,保证不让他在接触宠物几周后就失去兴趣;告诉宝宝宠物会因为他的忽视而受到心灵伤害。

  3. 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孩子寓学于乐,快乐成长。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儿歌大汇集 轻松教宝宝学说话

幼儿园老师针刺6岁女孩 称孩子“不听话”(图)

适可而止!莫让超常教育害宝宝

幼儿园附近5家按摩房,家长担心孩子变“黄”了(图)

红色?黄色?宝宝性格也有颜色

小小黄豆变身宝宝快乐玩具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