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09-12-28 09:29
1回顶部

  幻想型撒谎幼儿兴趣广泛但不稳定,认知活动和思想发展都不够成熟,容易将自己想像的世界和实际生活混同起来,说出一些与事实不合的“异想天开”的话来。记得去年初夏的一个休息日我们在看电视,无意中看到内蒙古电视台播放一个教育访谈节目,内容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后和家长说在幼儿园时老师让他喝尿,家长听后勃然大怒,就向教育局投诉,并向当地新闻媒体反映,新闻媒体就给报了。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

  另外,孩子因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与理解,这就容易导致说话与事实不相符。如一父亲让儿子去看炉上的水开了没有。儿子跑去一看,听见水正“呼呼”地响,就回来报告说:“水开了”。哪知父亲过去一看水并没有开,于是生气地训斥儿子:“你怎么骗我?水根本没开!”实际上孩子并非有意撒谎,而是由于不知道“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常识导致判断上的失误。

  对于此类谎言,父母不必担心,因为它只是儿童身心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不成熟的产物,纯属无意撒谎。当发现孩子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相符时,我们不能急躁,更不能断然认定孩子在撒谎,而要通过分析了解,把儿童的无意撒谎与有意撒谎区别开来,采用引导谈话法,帮助儿童从虚幻的世界里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儿童细心观察,准确表达的能力,教育儿童在记忆和表达客观事物时,不随意添上自己的主观想象。

2回顶部

  镜像:

  那天我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样,问她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事和不愉快事,她悲戚戚地说:“邓惠这几天总欺负我”。我感到吃惊,问:“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她怎么欺负你了?”“她说她不喜欢我,不和我玩,还用拳头打我。”我当时信以为真,对她说:“不要紧,明天爸爸和老师说,让她不再欺负你,还做你的好朋友。”第二天,我和老师说此事,不料老师讲,邓惠已半个多月没来了,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要知道,我女儿是一个从来不说谎话的孩子。我虽然看过一点儿童心理学的书,但没看到过研究儿童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的内容,不清楚这是儿童的一种什么心理现象。我的非专业的解释是,对于4、5的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已有了初步认识,可以和大人进行较正确的语言交流,想象力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大人心里,孩子已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他们的话是可信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如此。但大人一般忽略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有时对存在头脑里的记忆表象不是非常确定,有时他们会把想象的东西当成自己经历的事情,可能有时会相反。这在我女儿身上也发生过。但这绝不是孩子撒谎,应是他们大脑的发育、认知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吧。我的观察是,等儿童到了6岁,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了。

    来源:亲亲宝宝网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