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正处于发展自主意识、寻求自主体验的阶段,家长的这些外力,都只能让孩子本能地产生反作用力——他为了自我的成长,会奋不顾身地做出与家长控制相反的做法——哪怕自己知道自己在吃亏、在受罪!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我女儿从小吃饭就挺好,很早我就不为吃饭和零食这些事操心,见到她的人也都说她长得挺结实。我自己不懂中医,也不会做美食,常常做的就是炒土豆片之类的家常饭菜。我一直没觉得吃饭和零食是个大问题,但是从家长朋友发来的问题发现,太多家长在为孩子吃饭而困扰!这里大致总结一下我的想法和建议:
信任孩子的本能(零食除外)
我对女儿的饮食,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本着信任原则——我相信她对自己身体有本能的感知,相信她知道自己身体缺什么不缺什么。
比如,我发现,一两岁的小幼儿,常常很难做到每餐都像大人希望的那样,对饭菜按照完美的营养搭配去吃。举例说,如果他这顿吃菜很多,没吃多少主食。那么接下来那顿,他很可能就只吃主食。我观察我女儿,发现,通常在一两天之内,她可以把主食、蛋白质、蔬菜这几样,都补齐、搞均衡了。当然零食不在此列,家长应该尽量提供健康零食。
所以,我的做法就是,我负责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摆上桌,大人开心地吃,告诉孩子你自己负责把自己的小肚子装饱了,自己吃(当然太小的时候喂,当她可以自己吃之后她自己吃,我稍微喂一点)。我尽量不催促、不建议吃哪样不吃哪样、也不夸,总之,少控制。
有的家长会说,如果我那样对孩子,他就会每顿都只是肉不吃蔬菜的!
我想,首先,人的结构和基因,都决定了人是杂食动物——既吃肉又吃蔬菜和谷物。如果一个孩子只吃肉,那么这里一定有哪些人为的因素在干预!比如,家长对吃蔬菜有过多说教,搞得孩子认为蔬菜是很糟糕的东西。或者,家长看孩子爱吃肉,就做菜时尽量照顾孩子胃口,免得孩子吃得少……总之,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家长用力过度的地方!如果我们相信,吃饭是本能,相信你的孩子很正常、可以好好吃饭,相信他的感觉,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淡然一些。
通过跟大量家长的接触、沟通和反馈,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吃饭有问题的情况,都是家长控制过多所致!吃饭不是问题,是本能。家长对吃饭用力过度,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吃饭是坏事!
并且,幼儿正处于发展自主意识、寻求自主体验的阶段,家长的这些外力,都只能让孩子本能地产生反作用力——他为了自我的成长,会奋不顾身地做出与家长控制相反的做法——哪怕自己知道自己在吃亏、在受罪!
家长可以这样做
所以我对家长的建议常是:
变换花样做;
鼓励孩子参与准备工作(择菜、洗菜、布置餐桌等等);
鼓励孩子自己吃、不催促、不建议吃哪样不吃哪样、也不夸(可以说您自己的感受“这个真香”之类的),总之,少控制;
就餐时,大人自己开心地吃,而不是眼睛盯着孩子吃得怎样——当您盯着他、说教时,您自己就没有在开心地享用饭菜!
研究表明,家长开心吃饭,可以帮助孩子去尝试那些平时他不愿意尝试的新食物。因为,人的大脑里有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儿童更是随时都在本能地模仿他周围的人!
当然,我们平时带孩子多运动,给孩子捏脊,这些都会帮助他增进食欲、改善身体机能。
其次,随着孩子逐渐开始懂事,我们也需要教他一点关于饮食营养的常识。
在我女儿稍微长大一些时,我会偶尔给她讲一点健康饮食的理念,比如,要营养均衡;不同食物可以带来不同营养,所以各种都要尝试吃一些;食物金字塔是怎么回事;有些零食为什么不够健康;空腹大量吃冷饮会冻着小胃……等等。
这些常识,如果家长能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讲,只是客观、中性的知识介绍,没有批评指责说教的情绪混杂其中,那么,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接受。我希望孩子能明白这些要求背后的真正道理,然后她才可以知道应该怎样调整,可以真的做到自律和节制。
比如,对零食的处理。家长当然要尽量提供健康的间食。随着长大,对超市里的零食也可以逐渐接触。我们跟孩子讲清,这个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偶尔少吃可以。零食本身不是妖魔,它有带来好滋味好感觉的价值,也有不够健康的弊端。我总说要“诚”,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如实跟孩子解释。
家长对孩子不哄骗,理性沟通。平时给爱和乐趣油罐加满,给他练习自律自控的机会,信任他,这样,零食就不会是个问题。
如果家长只是对现象去控制,不讲清背后的道理,不给孩子机会自己去掌控,那么,孩子就会有很多抵触情绪。即便当你在场时,他按你说的做了。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他就会拼命去做相反的,好像在报复谁一样。这样的结果就常常是,家长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做得不好。其实,这时,孩子努力要获得的,根本不是你不让他吃的那些肉、零食,而只是自己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种自主感!
教养的关联性,饮食也不例外
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就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较劲,避免各种你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再补充一点:在对孩子的教养中,任何一点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对孩子教养的各个方面,都是互相关联的,培养孩子有健康饮食的习惯也不例外。
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怎么告诉他少吃肉多吃菜都没用;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对冷饮零食,就是完全没有自控能力,怎么办?
我想,孩子是否能做到这个自律,这跟其他方面都息息相关。比如,这跟亲子关系很有关——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总是很信任,那么他会比较愿意按照家长说的去做。这跟孩子的自尊也有关——如果一个小孩,平时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小孩,自尊很高,那么他凡事都会努力想做好,他会希望自己既吃到好吃的,同时又保证健康,他会努力去把握好这个度……
而很多对零食过于贪婪的孩子,常常真正的原因是:他内心的油罐比较空,他把零食当作可以得到可怜的一点乐趣的避难所!
如果孩子跟家人连接都很好、每天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做、玩得很开心,那么零食的诱惑就没那么大。
我女儿6岁时,吃饭也喜欢吃鸡腿、锅包肉、红烧排骨等等肉食,但她同样也喜欢其他各种菜,比如南瓜土豆茄子放在一起乱炖、炒土豆片等等。遇到那些肉菜,她也基本可以自己把握好,不暴食,尽量各种都吃一些。
这或许跟我自己的饮食方式也有关。我也是一样,不论饭桌上是怎么个情况,我都会吃得比较均衡,不会对哪样突然暴饮暴食。
有时,我觉得家长的这种影响力度之大,甚至超过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的层面了——孩子不仅仅是在模仿家长的做法,孩子是在直接感知家长的心理状态!
吃饭时,你不仅仅在吃饭~~
我们吃饭时,是处于一种比较知足、富足、谦卑、节制的状态,还是相反?我们是对大自然充满敬意和谢意,只有节制地摄取自己所需,还是一种挥霍占有、多多益善的姿态?我们是只顾满足一时的舒适、只顾嘴不顾身体其他,还是全面兼顾、有负责的态度?我们是否能欣赏多元的、丰富的美——肥腻与清淡、浓郁与朴素,都是美味……这些,都在直接影响着孩子!
《弟子规》里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话,表面意义是健康养生,深层含义是,对食物心存感恩之意。人与万物是平等的,我们从自然界应只摄取自己所需的资源,而不是人类高居其上,可以肆意攫取。据研究,古代世界各地民族通常都有这种朴素的观念,比如,狩猎民族对动物充满了敬畏之心,甚至认为动物高于人类。无论对个人还是人类,这都是一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家长有这样的认识,就会自然有比较好的心态和做法。这才是深层含义的身教!
宝宝拉肚子需要调整饮食,小儿腹泻的家庭饮食原则: 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 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大便量和次数明显增多,呈水样稀便,带酸臭味,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又引起较严重的脱水和酸中毒,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考虑急性腹泻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该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 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天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宝宝腹泻的饮食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变稠,鼓励多吃,少吃多餐,然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速度与时间取决于小孩子对饮食的耐受性。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