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爱的微管理》情绪ABC理论:让孩子接受那些他并不满意的现实

作者: PCbaby 出处: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9-09 11:47
1回顶部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其实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这启示我们,在引导孩子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时,只有先疏通他们对“不完美事件”的负面理解,调整好他们的心态,才能帮助他们避免沮丧和哭闹,变得更加淡定。

  每期《爸爸去哪儿》播出时,我们一家三口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边“品头论足”。

  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期,大家给Kimi过生日。

  Kimi惦念着爸爸曾经许诺的奥特曼的,一直魂不守舍地反复念叨“奥特蛋”。可是,因为节目组没有事先做好沟通,不了解情况的村长最后送给小Kimi的是一把吉他。Kimi哭闹的样子一度让现场很尴尬,可是林志颖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场意外的失控场面——他一如既往地微笑着抱着Kimi,很坚定地告诉Kimi:“奥特曼蛋已经送到北京了,我们回去就可以看到了!”

  这时候的Kimi虽然没有拿到奥特蛋,但已经心满意足,心里踏实了。他立刻停止了哭闹,欣然接受了小吉他,跟爸爸快乐地回到帐篷休息。他一定在想:“哦,原来我想要的已经得到了!除此之外我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礼物——吉他呢!”

  孩子的心思澄澈,一个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将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他,帮他化解不满情绪,营造理想、美好、愉悦的心灵世界。这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其实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从前因到结果,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

  这周,兜兜遭遇了一次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事件。我不得不面临和小志一样的处境,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帮他接受不如意的现实,重拾信心。

  兜兜的英语成绩有目共睹,口语标准、流畅,从5岁开始就是参赛的种子选手。比赛的流程是这样的:先经过市级初赛,通过后进入省级决赛,然后由省级决赛筛选出最终晋级国家总决赛的选手。

  以往的比赛,初赛一般会淘汰30%的选手,剩余70%的选手参加省级决赛。兜兜为此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提前一周就拿着点读笔在书山中悉心搜寻自己要讲的故事和要表演的歌舞。

  经过精心的筛选,兜兜挑中了一个最适宜冬天的故事——《雪人很冷》。她听、背了无数遍,烂熟于心,每天睡前还会给我和兜兜爸表演两遍英文自我介绍,讲一遍英文故事,整整一周从未间断。

2回顶部

  看到孩子坚韧的努力,作为家长,我们除了欣慰,更多的是赞许和感动。我相信兜兜一定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平,取得圆满的成绩。

  比赛当天,兜兜自信、坚定地踏上赛场。候场期间,她还独自跟周围的老师交流了一番,给老师预演了一遍,顺畅、流利的语音让老师不由得赞叹。老师对兜兜说:“你准备得太充分了!要是讲故事的时候能把你的小狸背包放下,自己上台就更好了,这样你的手就不用总是扶着它,可以加上一些动作了。”

  那是上场前的五分钟,我心想:“已经来不及完善、改变了,顺其自然吧,目前已经非常好了。”

  不曾想,轮到兜兜上场的时候,她非常镇定地站起身,褪下最心爱的小狸斜背包,放在椅子上。上场后,她放缓了语速,加上了肢体动作,表现得几近完美。相比其他小A组选手,兜兜的表现非常突出。我真心替她骄傲,她自己也非常满意这次表现。

  可是公布成绩的时候,非常奇妙的比赛结果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参赛者一同晋级,没有选拔的成分——证书是早就写好握在评委手里的。即使是忘词的孩子、不会表演的孩子,也都一同晋级。

  当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地拿着晋级证书,到前台交费准备参加决赛时,我才明白,这次比赛掺杂了太多的商业成分——更多的人进决赛,组织方就可以收取更多的参赛费。

  兜兜很失望地扔掉晋级证书,怏怏不乐,一句话也不说。我明白她心里有委屈,但我没有办法说出大道理宽慰她,但又不能陪着她一起垂头丧气、抱怨不公,我需要让她接受这个并不令人满意的现实。我应该怎么办?怎么说?

  一、第一时间给予孩子信任与尊重,发自内心地赏识她的闪光点。

  我装作毫不知情地紧紧抱住兜兜,亲了又亲,夸赞道:“兜兜,你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妈妈觉得太骄傲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克服了自己害羞、离不开小狸这一点点的不足,表现得非常完美!”

  兜兜终于忍不住吐露心声:“完美有什么用?还不是跟别人一样!”

  二、倾听、接纳、认同孩子的委屈心理,宽容与理解他的情绪。

  “我再也不要参加任何比赛了!”兜兜信誓旦旦地说。

  兜兜是个要强、敏感的孩子,她期待付出就有回报的公平待遇,只可惜这种理想化的、美好的、愉悦的“自我世界”是不现实的。我能体会她内心的愤怒、无助,以及对成人世界产生的不信任,但是我没有打断她的话,没有讲大道理——我知道,正在气头上的兜兜是听不进去劝慰的。我只是耐心地倾听她对于不公平待遇的委屈控诉,任她发脾气、宣泄,并且一直抱着她,等待她情绪平复。

3回顶部

  三、家长不要跟孩子一起抨击现实,渲染负面情绪,应巧妙地化解矛盾。

  情绪稳定之后,兜兜停止了抱怨,开始跟我平静地讨论整件事情。

  在就事论事的阶段,兜兜说:“妈妈,××一上台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出来,全都忘词了,为什么他也选上了?为什么我表现得这么好,证书跟他是一样的?为什么这次比赛没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别?”

  我说:“就赛场的表现来说,××确实表现得不够好。不过,你们是同学啊,你很了解他,他平常英语也很棒的。可能是他上台后太紧张了,也可能是他妈妈忙着照顾小妹妹,没有时间帮他准备比赛,所以他这次没有发挥好。老师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再给他一次机会的,对吧?”

  我很欣慰,兜兜是个识大体、宽容大度的孩子,她认同我对客观现实的分析,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道:“你看他什么都记不住了,他妈妈都急得在台下大喊了,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比赛,还是很勇敢地面对这次挫折,坚持表演了一个节目,对吧?你想想看,他是不是很坚强?我们都知道他当时面临的情况非常尴尬或者说难堪,但是他没有放弃。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对吧?”

  对待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父母一定要冷静。倾听孩子的委屈是一门艺术:既不能讲大道理让孩子反感,也不能跟随孩子的脾气冲动地抨击他人和社会,以防引起孩子更大的情绪波动。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家长应该从小就引导孩子从每一次的挫折中,挖掘出值得肯定的价值,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保持心态的平衡。

  四、帮助孩子学会接纳他人,接受自己,接受现实;并且告诉孩子:妈妈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我和兜兜在一个小屋子里安安静静地单独聊了几分钟,兜兜欣然接受了这个并不完美的现实,很振奋地宣布:“那就决赛见吧,我才是森林之王!”

  我对兜兜说:“加,宝贝儿!妈妈不在意你是不是第一名,妈妈会永远爱你,因为你是妈妈唯一的宝宝啊!”

  为了让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坚强,家长需要让孩子尽早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教会孩子不苛求完美,也不抱怨现有的不完美。 

  五、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事先告诉孩子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多给孩子几次实践的机会,但千万不要提出太多的要求,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也不要对未知的结果做出承诺,以免不能履行而对孩子造成欺骗。

  经历了这次海选风波,兜兜又成熟了一些,对他人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也学会了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变得更加坚定、自信了。

  如何让孩子接受那些他并不满意的现实,是所有家长早晚都会面临的难题。“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先梳通孩子的情绪,调整好他们的心态,才能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完美时,避免哭闹和纠缠,变得更加淡定。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