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亲密育儿经》共情,让亲子关系变“满分”

作者: PCbaby 出处:北京大德联合文化传媒 2014-03-26 15:15
1回顶部

  一名幼教专家到某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他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一个小朋友发烧了,她冻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

  没有一个孩子主动回答。老师只好点名。

  第一个孩子说:“小朋友的病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外套,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

  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妈妈会打我的。”

  第三个孩子说:“外套弄脏了怎么办?”

  第四个孩子说:“我怕她把外套弄丢了。”

  ……

  作为家长,听了孩子的这些回答作何感想呢?

  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淡漠的孩子,他们懂得了自我保护,不给自己和家人添麻烦。可是,他们缺少了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缺少了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互助精神和关心他人的能力,也即是说他们缺乏共情力。这样的孩子,不容易理解别人,信任别人,亲近别人。

  丹尼尔·戈尔曼博士所提出的“情感智商”,即EQ,已为很多妈妈熟知,而情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共情”的能力。那么,共情能力从何而来呢?

  当孩子尚处人际交往之初的时候,来自爸爸妈妈温柔的注视、耐心的倾听和全身心的呵护,给孩子上了人生的第一堂课,不但让他感受到爱,更让他从中学会了如何从家人那儿获取温暖和爱。仰赖于爸爸妈妈这种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开始融入这个世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最初的关怀、照顾、呵护和拥抱开启了孩子爱的体会,并且随着他的成长会渐渐转化成他的同情心、共情力,让他能够去感受别人的欢乐与痛苦。因而,他从小到大被施予的爱有多少,他共情的能力就有多大。

  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架设父母和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与孩子共情,父母不会觉得孩子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也不会认为孩子的事情无足轻重或者小题大做;而得到父母的共情,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接纳与尊重,也就对父母产生信任与安全感。有了这种亲子互动的心理基础,孩子才会乐于向父母坦白心声,才有可能进一步接受父母的批评与教育。

  父母与孩子“共情”的关键,在于父母抛却自己的立场与成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思考与体验。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因为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体验,很难快速、准确地察觉孩子的心灵世界,也很难快速找到合适的共情表达方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共情。

  这就需要父母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返回人生的最初点,根据孩子的阅历、理解能力、做事方式以及情绪调节平来理解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困惑烦恼与喜怒哀乐。并和孩子共同探索,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达到理解与沟通,让孩子产生共鸣,感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父母的心里、眼里都有存在的理由。

  共情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但并不等于纵容孩子的立场。有的父母为了暂时平息孩子的情绪,就会刻意讨好孩子,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执,如果你安慰孩子说:“这是你的玩具,毛毛却来抢,真不像话!”“别哭了,牛牛一向霸道,咱们不跟他玩了,妈妈陪你玩。”诸如此类“打抱不平”的话,极其不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和情绪调节水平,也不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另外,家长还要明白一点,共情是共鸣,不是对孩子横加评价和说教。与孩子共情,最忌讳一句简单的“我理解你”之后,立刻转为“但是”,并理所当然地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和评价孩子的是非对错,然后等着孩子点头“知错就改”。这样孩子实际上并没有被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说教而已。

  世上最好的教养结果,不是成绩有多好、不是运动有多棒,而是让孩子拥有感受爱、付出爱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这就是爱的教养,这种能力就是共情力。只要家长用爱去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孩子就会快乐健康地成长。

2回顶部

  TIPS: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同遗传密码一般,刻进我们的人格、行为模式中。……要记住:你现在的家就是你的子女的原生家庭。你的孩子会演绎你的幸福,也会演绎你的不幸。……从现在起,为了孩子,需重新创造一个和美的家庭文化。

  ——萨提亚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O.6

  孩子共情能力发展历程

  0 ~ 1 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与需要,也就无法区分悲伤的来源,属于自我中心式的共情。

  1 ~ 2 能够将辨别他人悲伤的情感发展为真诚的关心,但还不能将这种情感真实化地转变成有效的行为。

  3 ~ 6 随着母亲的共情能力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与父亲的共情能力无关。

  7 ~ 9 儿童意识到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人对同一情境会有不同的反应。借此,儿童会对他人的悲伤做出更适当的反应。

  10 ~ 12 发展出对处于不幸困境中的人的共情——穷人、流浪者及残障人士。

  青春期 这种共情能力将对个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带来人道主义的色彩。

  TIPS

  人是社会动物,从降生开始便不断地与人建立关系,社会正常运作之源是信任、利他、合作、爱和慈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共情力,即关爱他人、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父母是爱的传授者。父母在给了孩子生命的同时也给了爱,这种爱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力量。

  ——青少年与儿童心理问题专家,前清华附中心理主任陈纪英

  6招教孩子学会共情能力

  共情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培养宝宝的共情能力,不仅可以减少宝宝的逆反心理,也能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但共情又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理解别人的能力,只是简单地提醒宝宝关心别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走进对方的心理世界。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在爸妈的帮助下一点一滴地培养。

  1.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大都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宽容对方,为以后形成互助精神和关心他人的能力打下基础。

  2. 多玩些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是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3.通过阅读培养共情能力

  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和图书有着丰富的人物角色和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讲时,有意设计一些提问或发出感叹,引导孩子理解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对提高孩子共情能力很有帮助。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对书中人物和故事的想法,启发孩子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共情。

  4. 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共情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宝宝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为宝宝培养共情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5. 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父母要教会孩子善意理解或适当采纳别人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

  6.让孩子学会倾听

  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和人对话中,能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随意打断对方讲话,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表示听懂了。

3回顶部

  与孩子“共情”10 种做法

  对孩子的吃喝拉撒有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就是理想的亲密亲子关系?忙于工作和家务,无法与孩子亲密互动交流?其实与子女建立亲密关系并不难,只要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就能让孩子与自己亲近。

  1、多接纳孩子的感受,少问为什么。

  2、孩子不开心、不愿说话时,可以静静地陪她一会,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3、孩子行为不当时,直接用行动制止,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即可,而不要一味恐吓。

  4、积极回应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事事都认同孩子的想法。

  5、体谅孩子的真实感受,用“ 你的意思是……”“你想说的是……”等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家长千万不要用否定、拒绝、建议、提问、过分同情、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

  6、站在孩子的立场,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用“你愿意给我讲讲你的想法吗”等句式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为融洽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7、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要慎用贿赂和奖赏,以免引起孩子产生“不给报酬就不做事”等消极心态。

  8、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更不能要求孩子做出承诺。

  9、称赞孩子的努力行为而不要给予定性评价。对人不对事的肯定评价会给孩子压力,如果父母只是针对孩子的努力进行夸奖,就能进一步激励孩子的做事热情。

  10、孩子向父母表达一些事情或感受时,父母的反应不要过于强烈或冷淡,而要将问题细化,告诉孩子您知道他的心情“很难过”“很生气”等等。

  依恋类型小测试

  想知道我们家长自己是哪种依恋类型么?对孩子又有何影响?来做做下面这个小测试吧。

  以下描述哪种最符合你的感受?

  A. 我感觉与别人接近相对容易,依赖他们以及让他们依赖我都感觉自在。我不会常

  担心遭人遗弃或别人与我太接近。

  B. 与别人接近会让我感觉不自在;完全相信别人是很困难的,如果别人靠得太近,

  我会紧张。如果爱侣过于亲昵,我会不自在。

  C. 我常担心伴侣并不是真的爱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与另外一人

  融为一体,而这一想法常常会把别人吓跑。

  分析

  第一种情感类型是“安全型”。“安全型”父母总是在孩子需要时出现,这会让孩子很舒适地享受关心和爱护,觉得父母和其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源泉。这样的孩子会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方式:喜欢与人交往,容易有信任感。

  第二种是“回避型”。“回避型”父母在照顾孩子时,容易心不在焉,勉为其职,甚至有时会厌烦、敌视孩子。孩子在成长中会强烈意识到父母是靠不住的,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猜忌生疑,或退缩不前,

  尽量回避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长大后也会表现出“回避型”的依恋方式。

  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父母养育的孩子,获得的关照是不可预期的,经常不一致,有时热情备至,有时心不在焉,就会让孩子产生冷漠、复杂之感,因为不知道何时父母会回来保护

  他们,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过分的需求,长大后也会发展成为“焦虑矛盾型”。

  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60% 的人都是安全型的,25% 是回避型的,10% 是焦虑矛盾型。安全型的人更容易拥有放松、舒适的亲密关系。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