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手抄报 > 心理健康手抄报 > 正文

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儿童教育两大效应

作者:佚名出处:其他 2013-03-25 18:08

  1、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许多事实证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心理学上常把这种深切期待变成现实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正面鼓励表扬,努力去发现(或者发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对孩子满怀“期望”,从而产生了“期望效应”。不论什么样的调皮孩子,只要父母对他采取积极期待的态度,就必然会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表露出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积极发现自己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小心呵护每一个可能稍瞬即逝的闪光点;孩子也会以自己积极主动有效的行动来对家长作出反应。这种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亲子间形成更为亲切、融洽、和谐、默契的关系,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老子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之,表扬、批评、要求一定要有“度”。要了解孩子现有的平和能力,要清楚孩子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由此,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制定适合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使孩子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