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幼儿 > 正文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12-05 16:12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

图片来源于七十二变

11个月时能站立,12~16个月时能走路。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学走,以免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这将影响宝宝的身高。

  ·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抬头、爬行、翻身的练习。被动运动则是妈妈帮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

  1~2岁的宝宝:练习跑跳、拍球、双腿跳。

  2~3岁的宝宝: 跳绳、蹦床、单腿跳。

  幼儿期:宜以调整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如过独木桥、舞蹈和结合游戏进行的跑跳等。

  少儿期: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进行日光浴等。

  ·选择益于生长的运动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起摸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长;

  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和种种悬挂性运动,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

  全身性运动:如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伸展延长。

  ·避免不利长个的运动

  如负重运动、举重、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忽略治病

  生长缓慢的大多数情况是因为非疾病因素在起作用,有少部分是因为宝宝患有某些疾病,影响了生长发育。这些病经常被妈妈忽略了,如营养不良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功能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严重佝偻病等。

  解决办法:

  ·了解宝宝是否矮小

  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给宝宝精确测量身高。测量条件是:在早晨起床后测量,不穿鞋、袜、不戴帽子,让宝宝挺胸、抬头、双肩自然下垂,脚尖略分开。将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制成表,一般儿童身高的曲线是不断上升的,如果3岁以下的宝宝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时的生长速度小于4~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5.5~6.5厘米/年,便可以推断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

  矮小宝宝最好经常进行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染色体核型分析、生长激素测定和骨龄检查,寻找生长发育缓慢的原因,一旦发现某种疾病,就彻底治疗。

  盲目迷信

  期盼宝宝长高,很多妈妈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惜重金购买标榜能“助长”的药品、保健品,或采用增高术,吃亏上当的不在少数。所以,有必要提醒妈妈两件事:

  ·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广告,网上宣传更不能信;

  ·市场上的增高药都打着“补充生长激素”的招牌。事实上,通过口服增高药补充生长激素,根本无法吸收,没有任何效果。而注射生长激素不能随便使用,一定要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育儿热点文章推荐:

1、宝宝三大特殊时期的护理法

2、4个标准判断宝宝睡商高低

3、宝宝如厕训练六部走

4、水痘档案和家庭护理方案

5、宝宝如何睡出“好相貌”?

6、宝宝牙齿健康三大问题逐一击破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

1-3岁护理

2011-12-05
生活中儿童五不宜
生活中幼儿五不宜

幼儿

2011-11-02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