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孩子“恶搞”儿歌如何是好?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3-23 09:18
1回顶部

  其实,改编歌曲在生活中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改编特别是恶搞歌曲乐此不彼。一项调查中,76.67%的网友表示,曾经听过或者唱过这些恶搞儿歌,但近半数网友对儿童唱恶搞儿歌持明确反对态度。

孩子“恶搞”儿歌如何是好?

本图来源于CFP

  “在我心中,你是一根大葱,捏吧捏吧搓吧搓吧扔进茅坑……”原本一首首经典的歌曲,到了孩子嘴里却成了挖苦损人、宣泄情绪的恶搞儿歌。面对孩子们的恶搞,家长忧心忡忡,专家建议,对付恶搞儿歌时家长们应该和孩子斗智斗勇,而不能蛮横镇压。

  小学生中流行恶搞儿歌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这几天,李女士听到儿子嘴里哼哼的从那些情呀爱呀变成了经典的《小螺号》时,心里十分欣慰,可几天过后她却越听越不对劲,“小螺号,瞎××吹,海鸥听了瞎××飞……”听清儿子嘴里的歌词后,李女士勃然大怒。

  面对李女士的批评,儿子争辩说他们上课、搞活动时唱的都是原版歌曲,但私底下哼唱的都是这种改编版,有时候,一首歌曲经过不同的创新甚至能改成多个版本。尽管在李女士苦口婆心劝说下儿子保证不再恶搞,但没过几天,她就发现儿子哼唱的还是改编以后的版本。

  叛逆、模仿为恶搞根源

  对于孩子恶搞儿歌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孩子们的一种叛逆表现和对外界事物的盲目跟风模仿。

  对于叛逆心理,人们往往只会想到中学生,很难把它和小孩子联系起来,而事实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压力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小学生,如果父母再用不当的教养方式如过分控制、忽视等对待孩子的话,就会很容易导致小孩子的叛逆心理,而恶搞儿歌只是叛逆心理的表现之一。

  同时,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恶搞现象,他们便心生向往、跃跃欲试。然而,就如同小孩子模仿大人的吸烟行为一样,他们的恶搞行为只是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并没有恶意,更不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现在,儿童成长缺乏一方净土。由于社会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关注不够,导致各种少儿不宜的娱乐内容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生活在其中的儿童,因为缺乏鉴别力,难免会来者不拒,拿来就用。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孩子防拐骗,学会识别5种陌生人

4步骤慢养法,养成高情商宝宝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2回顶部

孩子“恶搞”儿歌如何是好?

本图来源于CFP

  家长们应该如何对待?

  要淡定。面对孩子恶搞儿歌或唱成人歌曲的行为,父母无需“草木皆兵”、“大动干戈”,而要淡定,要陪伴,要倾听,通过倾听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孩子通过这种行为表达的真实需要。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了,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孩子依旧是那么纯真、无邪!

  要引导。孩子的恶搞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家长可以通过多陪伴孩子、多参与孩子的游戏等方式,把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到适合他们的各种活动上去。

  而斥责、打压会适得其反,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恶搞儿歌而对其进行斥责、打压,则不但压制了孩子创造欲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逆反行为愈演愈烈,激化父母和子女的矛盾。

  对于小学生“恶搞”儿歌的普遍现象,小编建议家长应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味的斥责可能只会让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僵化。有效沟通是家长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方法。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孩子防拐骗,学会识别5种陌生人

4步骤慢养法,养成高情商宝宝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