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从孩子的“坏心眼儿”说开去

2009-12-21 09:14 佚名

  桐桐某些让我困惑的“坏心眼儿”,比如:

  趁大人不注意,故意去踩大人的脚,如果大人故意“哎哟”一声,她就开始很有成就感地笑起来;

  如果看图片时发现哪只小动物张着嘴巴,就非要把我们的手拿过来,拉着我们的手指往动物嘴巴里放,由于通常我们会配合她的情绪装着被咬疼的样子,则她会很得意地开怀大笑……

  同一篇文章里,我也提到了我的困惑,即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孩子的这些行为,虽然我在文章里从桐桐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谈了点不成熟的看法,但坦白地说,这个角度的解读并不是让我那么“解渴”,而且,我不得不承认,即使一直在拿桐桐的自我意识发展来自我安慰,隐隐约约地,我仍然在一直担心这种宽容会助长桐桐的负面行为习惯,直到读了《倾听孩子》的相关章节,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地来,而且暗自庆幸,原来自己听凭感觉的处理方式竟然无意中暗合了帕蒂所倡导的倾听方式:适当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游戏式倾听的要义!

  根据作者帕蒂的提法,作为成人的我们,往往习惯了在孩子面前扮演“保护伞”的强大角色,我们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施予我们的爱、对孩子的行为评头论足甚至替孩子做决定,并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谁又曾想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作为被动、接受、弱小的一方,积累了多少负面的感觉:势单力薄、不受尊重、软弱无力、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我们以为孩子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即使或许有过这么一闪念,忙碌的生活也让我们忽视了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但我们的孩子,出于释放压抑情绪的一种本能,却需要不断地寻找力量的平衡,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强大,希望看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了这种体验机会,孩子才会获得所期待的成就感、自信或者释放某种压力,目睹自己占了父母的上风之后,他们那爽朗的笑声便是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讲,桐桐故意把我们踩的哎哎吆吆或借小动物的力量把我们咬的龇牙咧嘴时,她那“幸灾乐祸”的笑声不正是体验到自己强大后的得胜号角吗?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3页) 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