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也和我一样有此类的情感体验,那么,了解《倾听孩子》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许会让您感到豁然开朗,不是因为它提供了处理此类困境的什么捷径,而是因为它让我们对这个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发脾气也是孩子的心理康复机制之一,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孩子竟然可以从中得到成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作者帕蒂对孩子的认识谈起,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这个章节里,作者帕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设,那就是:孩子天生是可爱的,但这种可爱容易被不良情绪掩盖,当孩子产生惊恐、孤独或不被赞赏的负面情绪时,内心的不安会使她对人产生敌对态度,从而产生可恶的行为,这类行为表明孩子在寻求帮助,这时候如果得到倾听,则他就会从受伤的感觉中解脱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诸如发脾气这样的行为只是表明孩子需要被倾听,而不是做父母的失败,所以,您如果曾经就孩子的“坏脾气”而自责,这时就可以释然啦!
孩子在感到沮丧时就会发脾气,沮丧的感觉是当孩子想要做什么却因为自己能力的局限无法达到目的(比如,孩子想要把积木搭成一座宝塔,但搭不成),或者我们为孩子的行为设定了不符合她行为方式的限制时(比如,孩子想要摸插座,但出于危险的考虑我们必须限制,然而,孩子不会抑制与生俱来的通过触摸学习的愿望)时必然发生的情绪故障,这个故障得到通过发脾气这种发泄方式得到修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禁止孩子发脾气,孩子的沮丧情绪则会累积起来,或者遇到类似的情景不再有学习的欲望,或者将累积的负面情绪变成更大的炸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