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娩的过程和新法接生措施
人类的分娩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子宫收缩的频率较低,收缩力量较弱,其主要作用是使子宫口更加扩大。到了这一阶段的末尾,胎儿外面的包膜破裂,羊水被排出体外。当子宫口已经完全开大,胎儿的头部已经落到盆腔时,乃开始第二阶段。从此以后,子宫收缩变得又快又有力,这就称为临产阵缩。阵缩的作用是在挤压胎儿外出。每当阵缩发生时,产妇应配合作屏气运动,闭住声门,使腹壁肌和膈肌都用力收缩,这将有助于分娩。通常这种阵缩间断地发生二、三次后,子宫仍继续作强力的收缩,经历时20-30分钟,这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收缩作用是把胎盘挤出体外,并使子宫壁的静脉窦和破损的血管压紧,以免流血过多。分娩过程完毕后,子宫乃逐渐缩小,但已不能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
决定分娩的因素,除子宫收缩力是娩出力的主要力量外,由腹肌、膈肌收缩造成的腹压及肛提肌收缩能协助促使胎儿娩出。产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即骨盆,胎儿娩出时,必须根据骨盆形态盆腔形态和大小而采取一系列适应性动作;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所组成的弯曲管道。胎儿能否顺利娩出,还取决于胎位、胎儿的大小、胎头的可塑性及有无畸形等。胎儿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及大小而发生的一系列转动,使胎头以最小的径线来适合骨盆各平面的最宽径线以通过产道,这一过程也称为分娩机转,依次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外旋转六个过程。其中衔接又称入盆,指胎儿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内旋转使枕部向前旋45°,即小囱门转到耻骨弓下面,使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以适合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此过程是在分娩第二阶段;末完成的;外旋转指胎头随胎肩的转动而发生的枕部向左旋转。
在分娩第一阶段要注意观察宫缩情况,勤听胎心音、注意被膜时间;以右手食指戴上橡皮指套,涂少许滑润剂,轻轻作肛门检查,可触知宫颈扩张程度等,初产妇子宫口开全(大约10cm ),即应送至分娩室准备接生。
分娩,随时可能发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临产的先兆,也通常是在你似乎感觉到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感觉的状态下出现的。先是有小便次数增多、走路不适的感觉,接下来你就会感到下腹部一阵阵发硬或腰部有些疼痛,与月经痛感觉相似。这种感觉告诉你,初次宫缩开始了,最初每阵宫缩持续10-30秒,间隔时间较长。渐渐地宫缩持续时间延长,并伴有咖啡色、粉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从阴道内流出,这称为“见红”。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第一症状。见红通常是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
推荐阅读:科学应对正常分娩后不适 产前心理:孕早期的心理问题 三阶段月子餐 新妈妈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