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怎样驯服你的亲密敌人高跟鞋

2012-04-20 10:08 黄夏 A+

图片来源于华盖创意

图片来源于华盖创意

  编者按:太多明星踏着“恨天高”在红毯上摇曳风姿,让许多普通的女性望成莫及。从灰姑娘的故事开始,高跟鞋就成为了女性变得更美丽的魔法。但这种魔法在美丽之后,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副作用呢?高跟鞋无疑是姑娘们又爱又恨的榜单第一位啊。

  高跟鞋是女性朋友们的亲密敌人。如果穿着得当,它是女性变得更加高挑修长,但如果穿着不当,它就会毫不犹豫地侵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更多高跟鞋相关知识

  为什么高跟鞋让女生着迷

  1、高跟鞋拉伸腿形端正体态

  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走路姿势都在穿高跟鞋的时候得到了自觉不自觉地纠正,即便是脱下高跟鞋,走起路来相对都感觉比较有风度。而且,穿高跟鞋的女士,腿部都很少有赘肉,修长而美丽。这些都是平时穿高跟鞋的辛苦所磨练出来的。其实都是辛苦:穿高跟鞋不但校正了身姿,保持了体型,而且还可以减去腿部多余脂肪,防止腿部多余脂肪的再生,而单纯的减肥所带来的辛苦与烦恼,绝对不亚于穿高跟鞋。而当你意识到应该减肥的时候,恐怕你的身姿已经无法得到恭维了。

  2、穿高跟鞋可以瘦腿

  让我们介绍穿高跟鞋瘦腿诀窍

  a.穿上高跟鞋,上半身挺直(注意姿势,不要前倾或后仰),吸气收小腹,把气停在胸腔的位置。

  b.以大腿的力量,将大腿轻轻抬起带动小腿往前跨出步伐。切记大腿一定要抬起来,这样步伐才不会沉重疲累,而是干脆的轻盈。

  c.跨步着地时,记得不要用脚跟或脚尖着地,要用“脚板中间的部位”着地才是正确的。这不但会让走路时对双腿产生的压力减轻,更是穿高跟鞋必备的礼貌,让鞋跟着地所产生的不悦耳噪音降至最低。

  d.两脚交互跨出时,不一定要成一直线,只要各脚自然往前走即可。两手则放松垂下,自然摆动,看起来就很大方了。

  3、穿高跟鞋30分钟可以提臀

  美国人体健康普查协会指出,尽管高跟鞋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工学,但它的确能让女性在行走的时候不自觉地收紧臀部,达到向上牵引塑出翘臀线条的目的。不过建议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们,每天只要穿着高跟鞋连续慢走30分钟就已经能起到提臀的效果,为了足部骨骼的健康,生活中最好不要天天高跟鞋不离脚。

  4、穿高跟鞋可缓解经期关节痛

  经期关节痛不是关节炎,并且是可以防治的。女性在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在经期前后更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饮食上选择清淡、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为好,并且避免久走或剧烈运动。由于高跟鞋能使人体重心前移,减少脂肪垫受压,有助于减轻疼痛,所以,穿上高跟鞋可以缓解关节痛。

  5、高跟鞋可改善性生活

  研究小组以六十六名五十岁以下的女性为对象,测量高跟鞋的高度如何影响骨盆肌肉的电流活动。结果发现,七厘米的鞋跟,即脚部与地面呈十五度角,可以使骨盆肌肉的电流活动减少百分之十五左右;亦即有助该肌肉的松弛,并增加其强度和收缩能力。高跟鞋会改变骨盆底的活动情况,减轻该部位的痛楚,改善你的健康。我们现在希望可以证明穿着高跟鞋进行日常活动相当于进行骨盆运动。

  英国国家卫生系统热线性生活改善指引,建议女性对骨盆肌肉这一“快感肌肉”加以注意,并介绍如何透过锻炼该肌肉来增强达到性兴奋的能力;怀孕前后的妇女更应每天做五次这类运动。

  高跟鞋的“六宗罪”

  刚才说了那么多高跟鞋的好处,是不是高跟鞋就没有危害了呢?这不见得,高跟鞋因为对人体工学是产生破坏作用。穿不合适的跟跟鞋,穿过久高跟鞋都会身体产生伤害。

  1、不稳定,易摔倒。

  不少女性觉得比起高跟鞋,厚底鞋简直是“零鞋跟”,穿上既增高又舒适。事实上,人的脚能够平稳走路,是由于脚部形成的铁三角。但是穿上厚底鞋后,原本的三角负重变成了四角负重,稳定性差,很容易摔倒。

  2、关节易受伤。

  由于厚底鞋一般高度较高,重心下移,导致平时前掌着地后大脚趾用力向地面使劲前进的步态被改变。穿上后人感觉前掌虽然较吃力,但是始终走不动路。因此,很容易引发腿部、膝部关节过度损伤。

  3、易导致关节疲劳

  无论是厚重的鞋底,还是过于轻软的鞋底,都会让你的踝部和膝关节受力更大。如果穿着厚底鞋长期行走,很可能导致这些部位过度疲劳,甚至病变。

  4、瘦腿女性更易疼痛和扭伤。

  通常瘦腿女性的腿部肌肉力量比较差,更容易发生腿部、足部疼痛和关节扭伤。

  5、腿部肌肉易结块。

  不少女性觉得厚底鞋前后高度一致,完全可以当成舒适的平底鞋来穿。但事实上厚底鞋由于前脚掌无法使力,导致腿部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小腿肌肉结成整块,有碍观瞻。

  6、脚部畸形。

  厚底鞋由于需要脚掌长期使力才能够不断行走,导致脚掌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也可能引发脚部畸形等情况。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本文导航 文章导航

相关文章频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