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幼儿才艺教育,对宝宝艺术教育的投入和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然而,由于某些家长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幼儿才艺早教进入了种种误区:
“不差钱”盲目追随
“不管花多少钱,人家宝宝有的,咱宝宝也得有。”有“不差钱”的家长抱着这样的心理,盲目跟风,根本不管宝宝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学习艺术。艺术学习对这种家长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失去了艺术学习的本质意义。这样的学习也大多会半途而废。
一厢情愿
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明星效应
许多家长认为学习艺术是宝宝成名的一条捷径。在这种思想趋动之下,就会出现宝宝被逼迫学艺的现象。专家表示,如果宝宝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任何快乐,不但培养不了艺术趣味和欣赏力,反而会让宝宝对艺术的理解产生偏差,认为艺术就是枯燥的练习。
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为学习不好提前铺好“后路”
有些家长看到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分数要求偏低,担心宝宝长大后学习成绩不好,于是便在宝宝年龄尚小的情况下选择学习艺术,提前铺好“后路”。其实,艺术是创造,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事实上,很多艺术家不只在一个领域有建树,在其他领域也甚为精通。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
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学艺过程要有一颗平常心
宝宝选择好艺术门类后,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也不能过于散漫。现在很多家长对待宝宝学艺的问题已经比前几年理智很多,他们很尊重宝宝的兴趣,但有时候却又显得过于散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艺术的训练过程毕竟很枯燥,单靠宝宝自己的意志力有时难以坚持,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严格要求,让宝宝学会持之以恒。
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宝宝的性格,因材施教
业内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学习需要一定天赋。建议家长为宝宝选择艺术门类时,可以先请专业老师把关,然后看宝宝的兴趣和爱好。艺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爱好,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爱好的体验过程。培养宝宝的才艺也要适合宝宝的性格,如果让孩子按自己的个性发展,不仅宝宝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作为家长也可以省去不少操心。比如,如果宝宝个性安静,可以适宜学围棋;如果喜欢唱歌,适宜学声乐;如果喜欢动手,可以学学书法、手工;如果喜欢模仿,适宜学表演;如果喜欢打闹,建议学学武术等等。
此外,培训机构和老师的选择也很重要。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看其合法正规办学证件和教师从业资格证件,不要仅听其广告宣传,还要看其教学成果的证书,也可直接向正规行业协会咨询。
为宝宝的才艺早教选好适龄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每一种才艺都是有最佳的学习的年龄的。在适当的时间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一定会事半功倍。比如孩子1-2岁可以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而对于小提琴、钢琴之类的乐器,不是越早学习越好的,因为3-4岁的幼儿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建议在3-4岁时最好让孩子学会欣赏一些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5-6岁左右学钢琴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