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黄疸是很正常的,基本上每个新生儿都会经历,只是性质不同,所以具体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有部分新生儿是母乳性黄疸,一般医生不会让宝宝再喝母乳了,这让妈妈担心宝宝会营养不良。那么,母乳性黄疸降下来还可以继续吃母乳吗?还有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呢?
母乳性黄疸需要黄疸值至少降低50%才可以重新喂母乳。一般母乳性黄疸是不需要停喂母乳的,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5mg/dl(256.5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大便颜色,如果大便颜色是金黄色、黄绿色或者棕色,说明孩子没有胆管梗阻的情况。因为胆道梗阻的孩子因为胆汁排不通畅,他们的大便颜色多很浅,早期淡绿色,后期呈现灰白色的陶土样。胆道梗阻时间长会损伤肝脏,尤其是胆道闭锁手术的时间窗比较短,一旦错过,预后会很差,所以黄疸的孩子观察大便的颜色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看似健康而黄疸持续不退的孩子,就医还是有必要,至少可以让医生初步排查一下溶血、感染、代谢等其他少见疾病。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生长曲线来监测孩子的体重增长,如果体重增幅良好,我们就不必过于担心。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
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有个别宝宝的黄疸甚至会持续3个月左右,不过只要宝宝精神好,营养也跟得上,那就不用担心。适当给宝宝多晒太阳,让阳光照在宝宝皮肤上,可隔着玻璃晒,但距离玻璃越近越好,同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黄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黄疸患儿妈妈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妈妈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