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新生儿 > 正文

先天唇腭裂宝宝的特殊“喂奶法”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10-15 11:21
1回顶部

1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什么是“唇腭裂”

  唇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生理缺陷,是胚胎有关部位的组织和骨骼未能正常长合所致。唇腭裂可以简单地分为唇裂和腭裂两种类型。大部分唇腭裂患儿的身体其他部位都很正常。

  另外,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喂养方法,唇腭裂患儿也同样可以喂得又白又胖,只有这样才能为尽早做手术做好准备。新手父母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啊?

  那么,针对不同程度的唇腭裂患儿,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喂养方式呢?下面将一一为您解答。

  唇裂宝宝的“喂奶法”

  唇裂,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兔唇”,这是程度比较轻的一种先天性生理缺陷。唇裂宝宝的上唇口轮匝肌发育畸形、不连续,宝宝的吸吮能力相对会差一点,吃奶时容易疲劳。但由于他们的口腔与鼻腔并不相通,这样吸吮时口腔内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负压, 不会影响吃奶。

  由上可以看出,对于唇裂宝宝,母乳或人工喂养都没有问题。要注意的是,由于唇裂宝宝吸吮能力差,所以每次喂奶时间不要过长,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养。

  如果宝宝吃奶时出现呼吸急促,或面色潮红、脑门出汗的现象,就表明宝宝已经吃累了,这时就应停止喂奶。

  喂养唇裂宝宝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妈妈们只需要细心一点、耐心一点,喂养就没有太大障碍了。

2回顶部

2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腭裂宝宝的“喂奶法”

  腭裂,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狼咽”。与唇裂宝宝不同的是,腭裂宝宝的口腔与鼻腔是相通的,这样吸吮时口腔内无法保持正常的负压,吃奶时就容易吸入空气,奶水会直接从鼻孔流出。如果奶水流入呼吸道,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因此,这类宝宝的喂养相比唇裂宝宝来说更加困难,新手父母尤其要特别注意。

  喂养腭裂宝宝也可以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方式。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要特别注意喂奶的姿势。应采取头高脚低的方式,把宝宝斜抱至与地面成45°角,以免奶水流入鼻腔或者呼吸道。

  如果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最好使用唇腭裂宝宝专用的奶瓶。严重的也可使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橡胶头;或使用汤匙和滴管,也能达到理想效果。新手父母要掌握好喂奶的量,每次的奶量不要过多,以60 ~ 80 毫升为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喂奶过程中发现奶水从鼻孔流出来,就说明给宝宝喂奶的速度过快,需要立刻调整喂奶速度;如果宝宝鼻孔里奶水流出的量很多,则需要暂停喂奶,再用棉签将鼻孔中的奶水擦干净;如果喂奶时发生呛咳,不要惊慌,马上把宝宝的头朝下,轻轻拍背,这样奶水就不会流入呼吸道了。

  非常严重的唇腭裂宝宝“喂奶法”

  以上介绍的是对不太严重的唇腭裂宝宝的喂养方法。对于那些非常严重的唇腭裂宝宝,或者吃奶、进食存在严重困难的宝宝,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来帮助宝宝渡过暂时的难关。同时,也要用奶嘴对宝宝进行吸吮训练。所幸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唇腭裂宝宝的喂养,最重要的是新手父母们要对宝宝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喂奶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调整喂养方法,只有这样宝宝才会健康地成长。

  新手父母们,用你们的爱心,用坚定的毅力和正确的喂养方法,来帮助自己的宝宝吧。当唇裂宝宝体重达到10 斤左右,就可以做唇裂修复手术了;而腭裂宝宝在6个月大以后, 也可以手术了。这时,您就可以放心了,要知道,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整形手术而已!

3回顶部

3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温馨提示 腭裂宝宝喂养小技巧

  腭裂宝宝在喂养的时候要比正常宝宝要困难些,不过里面有些小技巧,只要你掌握了,喂养宝宝也很简单哦!

  技巧一:乳头或奶嘴朝向正常发育的一侧,这样可以减少磨损腭裂或鼻腔黏膜引起的疼痛,从而避免宝宝哭闹影响进食。

  技巧二:腭裂宝宝吃奶时容易吞入空气,可以分次喂养,即在喂奶过程中暂停一下,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打嗝,排出空气,以避免吐奶。

  技巧三:喂奶后让宝宝俯卧或右侧睡,这样有助消化,还可以防止奶水溢出时宝宝不慎被呛到。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32年400万试管婴儿在争议中诞生!

为了下一代,到美国生孩子去!

红眼病对视不会传染,得病后别看电视

宝宝“秋冻”防病有技巧

专家教你如何看“指纹”辨识小儿疾病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