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新生儿 > 正文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3大常见疾病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08-05-20 12:31
1回顶部

  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轻易出现脐炎、黄疸等新生儿常见疾病,让经验不足的爸爸妈妈经常手忙脚乱,以下是几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介绍及护理方法——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常见疾病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3大常见疾病

  第一周关注热点:新生儿脐炎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新手父母们就要接受来自宝宝的第一个考验:新生儿脐炎。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带炎症,严重的脐炎甚至可能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症状:

  正常情况下,生后3至7天新生儿脐带的残端就会脱落,护理不好会发生炎症。轻度发炎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脱落伤面看见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四周皮肤发红,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脐部脓肿,并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现象。父母在发现轻度炎症症状时,就应该及时请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是小事忽视拖延,最终导致病情迅速发展。

  护理方法:

  1.保持孩子脐部干燥。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采用擦浴的方式,因为将脐带浸湿后会导致延期脱落且易致感染。

  2.选择质地柔软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3.新生儿洗澡后涂用爽身粉时应注重不要落到脐部,以免长期刺激形成慢性脐炎。

  4.不要用脐带粉和龙胆紫,因为粉剂撒在局部后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也增加感染机会,而龙胆紫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

  5.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有条件可用消毒敷料覆盖保护脐部。同时可以用95%酒精擦脐部,每日4-6次,促进脐带及早干燥脱落。

  6.脐带脱落后,假如脐窝处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涂在脐窝处,每日2次。脐周被碘酒涂着处可用75%酒精脱碘,以免妨碍观察四周皮肤颜色。

相关文章  新生宝贝6个常见健康问题  妙解宝宝常见小毛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大集合

手口足病

推荐阅读: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真人)

十二星座妈妈如何呵护自己的孩子

暗藏家中的7个宝宝杀手

小孩喜欢“裸体”

0岁性教育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

十二星座妈妈与宝宝

安全杀手!

孩子爱裸体

0岁性教育

2回顶部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常见疾病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3大常见疾病

  第二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症状: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通常有这样一些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

  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

  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

  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

  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

  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护理方法: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非凡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相关文章  新生宝贝6个常见健康问题  妙解宝宝常见小毛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大集合

手口足病

推荐阅读: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真人)

十二星座妈妈如何呵护自己的孩子

暗藏家中的7个宝宝杀手

小孩喜欢“裸体”

0岁性教育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

十二星座妈妈与宝宝

安全杀手!

孩子爱裸体

0岁性教育

3回顶部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常见疾病

教你应对新生宝宝3大常见疾病

  第三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鹅口疮

  第三周时,很多新手父母们都会在心里暗暗舒口气:最手忙脚乱的时间过去了。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假如卫生工作不够到位,孩子可能会患“鹅口疮”。

  症状:

  孩子的口里,出现白颜色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奶块,开始是一小片一小片,慢慢地融合成一大片。一般的奶块很轻易擦掉,但是鹅口疮则不易擦掉。有的父母会用手强制扣掉,被剥落的部位会出血,没有多久,你会发现在原来的部位又出现了新的白片。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鹅口疮”,不痛、不影响吃奶,也不会出现其他症状;但是假如鹅口疮非凡严重,整个口里都被覆盖住,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护理方法:

  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天天l-2次;或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天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应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可考虑口服小剂量氟康唑。

相关文章  新生宝贝6个常见健康问题  妙解宝宝常见小毛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大集合

手口足病

推荐阅读: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真人)

十二星座妈妈如何呵护自己的孩子

暗藏家中的7个宝宝杀手

小孩喜欢“裸体”

0岁性教育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

十二星座妈妈与宝宝

安全杀手!

孩子爱裸体

0岁性教育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