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4岁前,请远离儿童情商课程

  在长期“智力至上”的应试教育之后,情商培养高调进入公众视野。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出现不少专门从事情商培养的教育机构,其受众不仅包括渴望通过提高情商来收获更大成功的公司老板、年轻职员,甚至还包括出生不久的婴儿。

  一位姓刘的母亲反映说:自己是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也顺利得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碰壁”,常常惹得自己和别人都不开心。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接受情商培养,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但是现在儿子才2岁,说话都不流利,不知道该不该接受情商课程。刘女士的苦恼是一种普遍现象。情商教育很重要,但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情商教育呢,该不该这么早让孩子走进课堂?

  宝宝年龄过小,还不具备基本的语言沟通、逻辑思维和社会认知能力,所谓的情绪调控只能流于概念和单纯的行为模仿,无法产生心理认同感。如果宝宝年龄过大,就会错过人际交往、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贻误了情绪认知和调控的最佳学习时机。所以,专家建议儿童情商培养最好在4-6岁。因为这时宝宝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习自我激励、用社会性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采用课程模式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时,要注意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把情商教育与语言、思维、运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割裂开来。我们想培养宝宝的乐观、自信,不是空洞地说教和灌输,而是要通过智力挑战等活动让宝宝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

  我们想培养宝宝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先提高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否则所谓的情商教育只能流于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以情商培养为目标和内容的早教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满足宝宝全面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对宝宝其他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

  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情商教育与智力培养、体能开发息息相关,贯穿在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任何形式的割裂都会给儿童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硬伤。特别是0-3岁孩子的家长不能一味地依靠课程,要勇敢担负起培养宝宝情商的责任,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宝宝的智商和情商,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

2011-03-01 17:13

推广
相关问答
如何对幼龄儿童进行情商教育

卓美英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儿科的各种疑难杂症、危重症有深入研究,熟练掌握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血液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成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你好!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用来描述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的认知和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五个方面。情商教育对宝宝未来性格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家长要首先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另外,家长要用热情、豁达、乐观、友善等好情绪对待孩子和他人,从而影响孩子。除此之外,家长应多加注意孩子细微的情感变化,多加沟通,为孩子创造对外人际交往的条件,为孩子作适当的引导。
多动症儿童怎样家庭教育?

余韶卫

儿科主任,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治疗儿科各种常见疾病。对儿童学习障碍纠治有独到之处。

在多动症儿童的治疗中,家庭环境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家长和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