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性格心理 > 正文

“谦谦君子”也要懂得去“争”

作者: 紫璇 出处:pcbaby 2012-11-08 14:10
1我们究竟是叫孩子争还是让?回顶部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小小年纪懂得谦让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但有些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遇事总是一味让,尤其是遇到有的孩子很“独”,不懂得与人分享时,自己的孩子往往总是被欺负、吃亏。   

“谦谦君子”也要懂得去“争” 宝宝

  图片素材来源于华盖

  教育孩子究竟是该“争”还是该“让”?

  3岁的林林一向是一个善良的宝宝,林林妈一直教导林林要与同学团结友爱,不能跟小朋友闹别扭,而林林的性格也一直很温和。可是,另一方面,孩子上学了,放心不下的奶奶和姥姥,生怕林林在幼儿园受欺负,竟不约而同地叮嘱林林:“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你,你一定要马上还手打别人。”老人还一再嘱咐孩子凡事都要“竞争”,不能太谦让别人。

  于是,林林妈就很迷茫,一味谦让,孩子在社会中会不会不懂得竞争,教育孩子究竟是该“争”还是该“让”?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隐忍自我的豁达宝宝,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呢?

  可是,也有一些案例,既不损坏孩子的谦让意识,也让孩子正确竞争。曾看过一位美国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三个孩子都想吃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将门前草坪分成三块,孩子比赛谁干得最快最好便可赢得那个最大的苹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类似这样的形式从正面引导孩子增强竞争意识,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展示才华。

  谦让与竞争,究竟孰是孰非?我们究竟是要教育孩子谦让还是学会竞争呢?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辩论观点,从中吸取养分吧!

2谦让教育VS竞争教育回顶部

  谦让教育是否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让谦让美德代代传承

  有人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应该教育孩子竞争,要让谦让美德需要代代传承发扬。

  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际,“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它之所以能千载传颂,除了它体现出一种个体美德外,同时它还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了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长辈们都把好东西留给他们,这往往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很不利。  

“谦谦君子”也要懂得去“争”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适者生存 培养竞争意识是当务之急

  但也有人反对说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当务之急。

  当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经历了“孔融让梨”教育与社会无情竞争的强烈反差后,至少我会教育孩子竞争比谦让更重要。如果只是我家的孩子学会了谦让而别人家的孩子却勇于竞争,那我家的孩子岂不处处吃亏?我认为只有加强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才有利于他们认识社会,使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积极进取。

  如果在我没有孩子之前别人问我是该教育孩子“谦让”还是“竞争”,我一定会选择前者。但做了妈妈后,我才发现对孩子的教育并非那么简单。

  的确,谦让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但我们也真实地感受到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处处谦让可能会被人误认为软弱或没能力,所以我感觉还是应该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3如何教孩子学会谦让与竞争?回顶部

  如何教孩子学会谦让与竞争

  其实,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样重要,二者并不矛盾。其实,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懂得竞争,但是也要学会谦让,把握“争”与“让”的尺度,才能在社会立足。那么,怎样教会孩子学会竞争,又懂得适时谦让呢?看看别人的支招吧! 

“谦谦君子”也要懂得去“争”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1、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胆识

  竞争需要胆识。胆识就是胆量与见识,有了胆量,孩子就敢于冒险,敢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有了见识,孩子就会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了解现实,并能驾驭现实。

  很多人认为:能够向别的孩子提出分享要求的孩子是有勇气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敢“让”也同样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勇敢地把自己的东西和伙伴分享。一个开开心心和伙伴分享的孩子,他心里的想法一定是:“这是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以交换到更好玩的玩具,而且我的玩具过会儿还能再次回到我手里。”只有当孩子内心充满了安全感,对未来状况充满信心时,才完全不担心会失去,才会有勇气谦让。

  2、让孩子学会适时谦让

  对于什么事情都从“我”出发的幼儿来说,“争”似乎是本能,而“让”则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谦让是建立在对他人关心和体察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思想的能力,称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好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也更成功。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对象”,可以让孩子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来学习感知他人情绪。当宝宝理解了伙伴想分享玩具或食品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才能主动做出适宜的谦让行为。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争与让平衡的第一步。

  3、教育孩子争与让的互动关系

  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而是有前前提条件的: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找到解决方案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

4回顶部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竞争

  此外,竞争和谦让都应有一个底线:竞争应遵守规则,应不失法规法纪、不失道德规范;谦让要合情合理,应不失文明礼貌,不虚伪,实事求是。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争”与“让”: 

“谦谦君子“谦谦君子”也要懂得去”也要懂得去“争”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竞争要以合作为前提

  孩子之间的竞争应该以合作为前提,竞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时胜利往往是团队的智慧和功劳,是合作意识,才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好。

  在竞争活动中,孩子既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名次,也可能榜上无名。胜利时洋洋得意,失败时垂头丧气都是缺乏良好竞争意识的体现。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遇到胜利不要飘飘然,遇到挫折就告诉孩子“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确定努力的方向。

  对于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虚心,胜利者和失败者都是值得尊重的。

  孩子竞争还需公平方式

  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要提高孩子的竞争道德水平。有的孩子以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以欣赏对方的失败,这种心理不正确的。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认识到,竞争不是不择手段,要做到公平才是胜者。这样孩子才会学会什么是适时竞争,什么是正确竞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在竞争中谦让,并不是为了胜利不肯罢休。

  竞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要本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那种不正当的竞争只会扭曲孩子的性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竞争性的活动,如作文大赛、长跑比赛、班干部竞选等,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增强竞争意识,在竞争中促进自身发展。与此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竞争要遵守规则,要教育他们在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公平竞争。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父母必看 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宝宝8大“不愿意” 妈妈有妙招

胎教看鬼片?盘点各类胎教怪招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