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教育杀手锏 养出有教养好孩子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4-06 10:46

  你家里是不是也曾经上演过类似的一幕?孩子对着你大声嚷道:“为什么今天没有酸奶,只有牛奶?我的酸奶哪去了?”眼神和表情都流露出“最后通牒”的意味。或者更严重的:“如果你再不给我冰淇淋,我就把你的鞋子扔到楼下”……

  是时候,也是有必要来讨论“尊重”这个话题了。尊重其实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品质,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有礼貌、有教养,同时还包含了友好、体谅、理解、诚实,以及开放的思想和态度。怎么培养孩子具备“尊重”的品质?除了榜样作用外,我们还需要从多角度的点滴生活入手。

养个人见人爱的好宝宝

本图片来源于CFP

  尊重课堂1:有礼貌

  礼貌的行为不仅仅是礼节的需要,也是孩子内心建构好品质的需要。在孩子说“谢谢”“你好”“再见”时,他们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眼神和信息的沟通,也会慢慢理解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因果关系。

  课堂作业:当孩子学会说“请”“谢谢”、“你好”“再见”后,告诉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别人会很清晰地感受到你传递的信息。如果孩子有时候忘记了或者忽略了,给孩子恰当的、温和的提醒。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婚礼或者西餐厅等需要特别注意礼节的地方,之前最好和孩子说得更具体和详细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家里演习一遍,这样出错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

  升级作业:有针对性的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礼貌行为的正面效果。比如:“你知道吗?刚才特特妈妈给你的饼干是她自己亲手做的,你表示很有礼貌的感谢,让她很有自豪感。”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他的礼貌正在对别人造成很正面积极的影响。

  尊重课堂2:不容忍粗鲁

  粗鲁地顶嘴,或者粗鲁的行为如果在家里是被允许的,那么孩子会认为这种行为对别人,在别的地方也是被允许的。所以,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

  课堂作业:孩子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爆发粗鲁的行为和言语,这时最好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肯定他的情绪,让孩子知道生气和沮丧是正常的情绪,而对别人报以粗鲁的态度并不能解决问题。

  升级作业:引导孩子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尽量用第一人称去表达,比如:“我很生气!”“我很伤心!”而尽量避免用第二人称来宣泄,比如:“你为什么不让我吃冰淇淋!”“你为什么那么讨厌!”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他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你对弟弟大嚷大叫让我听起来很不舒服,你到底是怎么了?”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左撇子宝宝,你真的是右脑天才吗?

英性教育从5岁娃抓起 全裸教材图文露骨

老师揭“山寨幼儿园”欺骗家长黑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