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 正文

牵引感觉统合怎么训练

  感统失调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出现感统失调时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对于儿童的听觉和嗅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通过正确的调理方式恢复到正常,那么牵引感觉统合怎么训练?

牵引感觉统合怎么训练

  滑板游戏对前庭感觉和触觉的姿势调节,引发的平衡反应非常丰富,加上视觉情报的大量输入,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眼球运动输入的感觉信息,在感觉统合运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因此,滑板游戏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大脑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着肌肉紧张感的变化。大脑小脑间的运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有积极性的发展。

  静态飞机式。让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这种姿势直至坚持不住,这就是静态的滑板姿势。注意头颈部尽量抬起,双手双脚尽量伸展提高,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可保持这种姿势20—30秒钟。在平衡能力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某种姿势,以抗衡地心引力。平衡能力强,颈部张力足够的孩子做这个姿势时,没有什么问题,但颈部张力不足、前庭平衡发展不良的孩子,头部、颈部很难抬高,做这种动作时有明显的困难,因此,这种姿势也常用于检查内耳前庭系统效率的好坏。

  乌龟仰躺。让孩子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这也是一种抗衡地心引力的姿势,傲这种动作时头、腕、脚都会向上举,并使筋肉产生张力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单人牵引滑行。让孩子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孩子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对于手臂力量不够、不会用手爬动的孩子,可用这种方法带动他滑行,协助他体会滑板上运动时的前庭感受。牵引的速度不要太快,尽量让孩子自己用力拉动身体。旋转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无法接受,就不要勉强,先多做孩子能够胜任并且乐于去做的活动。

感觉统合理论是谁提出的

  感觉统合的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基础上的,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06年,英国心理学家谢灵顿和拉什利就提出了“感觉统合”这一术语,指出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提出了感觉统合的初步理念。到了194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研究了大脑和神经的运行规律,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上,知觉、思维等是这种互动联结的结果。

  到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尔斯(A.Jean.Ayres)博士(1920-1988)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孩子尽管智力正常,但是在生活上却与正常发育儿童的表现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学习困难、动作笨拙、胆小怯懦、好动不安等。他根据脑功能研究、临床治疗及实验,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异常行为与大脑中处理这类信息(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等)存在联系。爱尔斯博士认为,儿童的这些行为异常,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就此爱尔斯博士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根据这些研究,爱尔斯博士与20世纪60年代末正式提出儿童干预理论,开发了治疗儿童感统失调的方法与器材,运用对儿童前庭、本体感和触觉有刺激功能的游戏运动,来训练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促进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功能正常发挥,进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并于1972年在美国加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感觉统合失调研究中心”,实验推广自己干预方法,并取得不俗的科研成果。

来源:pcbaby2021-06-10 18:18:36
展开全部内容
饮食禁忌,随手就能查

快乐妈咪APP

立即下载
编辑推荐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学知识 齐交流 看名医 赢金币

产后轻松恢复操:紧致内外 重塑好身材

宝宝睡觉摇头就一定是缺钙?NO!

顺产孕动课 每天30分钟 轻松助分娩!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