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态度上支持孩子 从情感上鼓励孩子
“乖孙子,快下来,别摔了!”当孩子爬到攀登架最高处时,奶奶突然出现,神情紧张地大叫起来;“哎呀,多脏啊,快出来!”当孩子正在沙堆里玩得起劲时,妈妈非要将他拉出来;“你看看,才拖的地,又被你弄得到处是水,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家长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因为家长的任何行为都在向孩子传达他的情感、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如此一来,孩子会认为,爬攀登架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再也不会去尝试,一个胆小的孩子就这样被“保护”出来;玩沙、玩水很脏,很不好,孩子再也不会对沙、水好奇了,甚至会厌恶,家长无意中扼制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其实,家长应该保护、鼓励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孩子科学探究的起点。
当孩子发现周围的环境令人愉快和舒适时,他们会产生喜悦感,这种喜悦感能促进他们情感和认知的发展。例如,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一只蝴蝶停在小朋友的手上,并落下一滴黄色的液体,小朋友很好奇:“蝴蝶也会撒尿吗?”老师未置可否,而是问:“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想了想说:“原来蝴蝶也像我们一样啊!”这位老师的态度就很好地保护了孩子对蝴蝶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发现原来“动物和我有某种联系”。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 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你会让几岁的孩子进行调查研究吗?”这样的问题让大家很疑惑,在一般人看来,调查研究是很高深的事,几岁的孩子会吗?其实不然,在家里给孩子准备几个空瓶子,分别种上黄豆、红豆、绿豆、蚕豆等,孩子的调查研究就可以进行了。让孩子观察这些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出叶子,叶子什么时候从一片变成两片……让孩子记录下来,从中也许能发现黄豆、红豆、绿豆、蚕豆等各种豆子发芽过程中的不同。
家长要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自然现象、自然物、物理化学现象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同时,运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测量工具等扩展观察,帮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索正在发生的现象;最后,还不要忘了和孩子一起总结、描述观察的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分组等,一些有趣的科学结论就这样被孩子发现了,他会非常感兴趣,很有成就感。
开放式发散性提问 激起孩子探索欲望
日常生活中,要会和孩子说话,会向孩子提问。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一定不要一味地给予“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采取开放式、发散性的提问,让孩子自己去找寻答案,因为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孩子产生多种正确答案;而发散性的问题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