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正文

宝宝掉下床怎么办?第一步千万别做错

2019-10-14 14:07 王天成认证专栏

  在出生三个月后,宝宝们学会了翻身,但随之而来的是,掉下床的几率也大大增加。然而,宝宝的头部占比较大,头骨发育不完全,从高处坠落时,头骨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不引起重视,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宝宝掉下床,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宝宝掉下床,千万别急着抱起来

  看到宝宝掉下床,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宝宝抱起来,看看宝宝摔疼了没有。殊不知,这种本能的做法,很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宝宝掉下床后,如果周围没有尖锐物品,家长应该首先花10-20秒,观察宝宝的受伤情况。

  2、宝宝掉下床后,主要观察这两点

  掉下床的姿势:通过观察宝宝掉下床的姿势,可以大概判断宝宝哪个部位先着地、哪些部位可能会受伤。比如:后脑着地,危险性最高,要警惕脑震荡、颅内出血;面部着地,一般会出现擦伤、局部淤青、鼻子出血;四肢着地,有可能引起骨折。

  宝宝是否有意识:如果宝宝掉下床后,马上挣扎大哭,没有肌肉紧张、抽搐的情况,说明宝宝损伤较小,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如果宝宝目光呆滞、呼叫不应,甚至出现了惊厥、昏迷等情况,建议立即拨打120寻求帮助。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出现了外伤,比如肿胀、淤血或小范围出血,家长们可酌情进行处理。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比如骨折,最好保持受伤部位的姿势不变,然后尽快送医。

  不过,很多颅内出血都发生在外伤后48小时内,所以在接下来的48小时,家长们还要注意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有没有持续呕吐、难以安抚?有没有嗜睡、并且难以唤醒的情况?如果宝宝存在这些异常状况,也应该及时就医。

  3.如何防止宝宝掉下床?

  最后,再来补充几点,预防宝宝掉下床的小技巧,大家可要记好了:

  让宝宝独立睡小床。大床的空间太大,不利于宝宝睡眠。宝宝为了寻找安全感,通常会满床翻滚,更容易掉下床。

  小床围栏高度适宜。如果使用围栏式婴儿床,栅栏需要高出床垫50cm,且栅栏间隙小于6cm,防止宝宝翻越或者卡在护栏间隙。

  床的四周铺泡沫板。除了在小床周围装好护栏,在床四周的地上也可以铺上泡沫板。即使宝宝不小心掉落,也不容易摔伤或摔疼。

  不要让宝宝独处。最好让宝宝时刻保持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有家务要处理,可以将宝宝放在小推车里、扣上安全带,或者将宝宝放在柔软的地毯上,并且做好防护。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相关文章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相关问答
专家好,我家孩子5岁了,比较调皮,马上要到春节了,请问应该要防止宝宝出现什么意外伤害呀?

徐宏文

擅长诊治儿童脊柱畸形及骨科各种常见疾病,主要有特发性脊柱侧弯及先天性脊柱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各种骨折,骨肿瘤,各种骨病等。

现在到了寒假和春节,最常见的宝宝健康问题是骨折。因为到了假期,带宝宝外出到亲朋好友家聚会拜访,或者外出旅游,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此外,因为在过年期间,大人忙生意、办年货、大扫除、打牌、走亲戚等等,一时没注意孩子在做什么事,就可能不小心出意外,比如烧伤、烫伤、割伤等。其实,只要预防就可以大大降低宝宝受到伤害的风险。
我家宝宝的好奇心特别重,假期里很担心会发生意外伤害啊,尤其是骨折。请问专家,我该怎么预防?

李洁玲

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儿科30余年,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及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治疗。对心肌炎、小儿腹泻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的防治与治疗后体质的恢复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并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指导。

小孩的好奇心强,但缺乏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因此家长需特别防范孩子出现意外伤害。在户外玩耍时,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玩滑板、轮滑、骑自行车、跳蹦蹦床是要提醒孩子把头盔、护肘、护膝戴好,避免发生意外摔伤。去游乐园玩时,要注意照看孩子,以防做出过于危险的动作。如果是要去登山,也要保护好小朋友的安全,以免跌倒摔伤导致骨折。
热点标签

宝宝辅食制作100款 | 断奶 | 一岁宝宝食谱 |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 狂犬疫苗 | 氨基酸 | 37度算发烧吗 |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