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正文

宝宝叛逆总说不 妈妈不要冲动凶宝宝

2019-08-22 16:25 太平洋亲子网

  很多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发现,过去那个乖巧可爱的宝宝,变得越来越叛逆了。拿开TA手里的玩具时,TA会说不;将TA从危险的风扇旁拉开时,TA会很快跑回去;甚至给吃TA喜欢的香蕉,也是一个劲地摇头!

宝宝叛逆总说不 妈妈不要冲动凶宝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宝宝的这些行为,会让妈妈很是疑惑,也颇为恼火,怎么教都不听,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啊,宝宝的这种行为,正是TA成长的表现。这当中有一定的生理原因,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虽然能够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时表达还不准确。例如,相对于上下点头,宝宝会更容易做左右摇头的动作,因此,TA可能会用摇头来同时表示“是”和“不”的意思。而随着宝宝独立意识的萌芽,TA在心理上也会开始想要更多的自主权利,于是常常用说“不”来试探妈妈的底线,探索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控制力。

  虽然宝宝的否定行为是正常的,但不代表妈妈每次都要顺从TA的意愿,做出妥协。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坐车时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样的事情,就要温柔并且坚定地坚持!而对于其他问题,妈妈可以试着用给出选择余地的方式,来避免宝宝总是说“不”,而不要怒气冲冲地凶宝宝。例如,当妈妈想要给宝宝换衣服时,可以这样跟TA说“宝宝,你是想要穿黄色的还是红色的衣服,或者是穿有小汽车图案的还是机器人图案的?”这样,宝宝就能够保留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在心理上也不会那么抗拒了。

  另外,妈妈平时对待宝宝的方式,也会影响TA的行为。如果宝宝经常从妈妈的口中听到“不”,TA就会更容易记住这个词;而如果妈妈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宝宝“快给我坐好!”,TA自然也不会喜欢。所以,妈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宝宝。值得一提的是,大概五六个月以后,宝宝的这种“叛逆”行为就会消失,变得更加积极,乐于合作!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相关文章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西方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史是怎样的?

李洁玲

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儿科30余年,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及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治疗。对心肌炎、小儿腹泻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的防治与治疗后体质的恢复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并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指导。

其实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是怎样的?

李洁玲

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儿科30余年,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及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治疗。对心肌炎、小儿腹泻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的防治与治疗后体质的恢复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并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指导。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给学生开心理学课中一门主要的课。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规律、概括理论、原理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要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原则、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应用开发的研究。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