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专家专栏 > 罗玲 > 正文

罗玲:孩子是怎样一点点被养脆弱的?

1回顶部

  过度教养,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常看到幼儿家长对孩子的吃、穿过于在意,总怕吃少了穿少了。等孩子大一些时,家长的焦虑、不信任、不放松,又表现在其他方面。这个话题似乎可以写好长一个系列。这里先讲两类现象。

罗玲:孩子是怎样一点点被养脆弱的?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第一类

  第一类可以概括为:别人有的我孩子也得有,不能让他为此着急。这不一定都是买东西的情况,还包括:别的孩子有的娱乐活动、享受、华丽的大房间和高档儿童家具、钢琴、旅游或出国体验等等。家长常抱怨,是孩子总和别人攀比,比如,同学有弟妹他就也要有。的确,小孩特别是学龄前幼儿,都很喜欢和同龄人比较。这是他们的正常表现,需要家长引导。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时候,是家长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对别人有一点羡慕。当孩子因为别人有而要求得到时,有些家长会毫不犹豫地满足,因为他们真的不能接受让孩子因此着急。

  这样做时,家长都是把孩子羡慕、渴求、着急等等状态看做是一种负面事情,觉得孩子很可怜。如果家长自己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匮乏感很强,或者现在很缺乏安全感,那么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强到无法忍受。大概,此时我们所怜惜的不是孩子,是自己。觉得孩子可怜,只是自怜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孩子比别的孩子更优秀、对孩子要求也很高,同时,自然也会觉得给他的一切也都要更好、比别人的好。他们心中的目标是要培养“人上人”。这样,没有一个平常心、平等心,也就必然会对孩子给多、做多。

  所以,如果家长能把自己的内心整理好,摆脱穷人心态、调整教养目标,事情就会好办很多。没有这些在阻挡,我们就可以看到适度的匮乏的积极意义。

  没有别人有的,或许可以让孩子急中生智,想出更多办法。前些天我女儿在小区里和小伙伴骑车玩,玩到天黑,其他几个孩子的自行车都有车灯,她的没有。她跑过来跟我要手机,把手电筒打开放到车筐里(虽然有点让人提心吊胆),然后也一起高兴地骑走玩了。临分手时,她特意问一个好朋友妈妈,车灯在哪买的,请她把购买地址发给我。但我最近很忙,也没顾上买。

  或者,有时别人都有的,也不见得对自己就更有好处。我过去提过“简约育儿”,最近也常感慨:我们都愿意给孩子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即使它本身是好的,多了,对孩子来说,也可能是干扰。被太多东西、活动、机会、资源所环绕着,孩子很容易丧失专注、坚持、深入下去的能力。现在太多孩子,长到很大了,都是对世界只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认识,对做事满足于浅尝辄止的状态,缺乏深度感受生活的体验。我们成人都在努力断舍离,孩子们正在成长,他们是在和环境互动中长大的。所以现在我常常提醒自己,别让过多的物质和信息给孩子带来焦虑、让她变得浮躁。

  总之,东西和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不是众人都在追逐的就一定于自己有益。

  如何引导?

  那么,当孩子和同学攀比、因为别人有而着急时,家长如何引导呢?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平有限,很难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所以特别爱比较。这时,家长应该多帮孩子发展思维能力,让他看到事情的多样性,明白人们都有各自独特的、不同的生活。

  无论是幼儿还是小学生,对于攀比心理,更深层的办法是:平时多给孩子的心理罐加油,补充心理能量,让他在内心感到满足。怎样做呢——无条件的爱、欣赏肯定、正面沟通、鼓励主动做事、品味和分享美好感受、多一些积极情绪和玩乐的影响、有乐观思维模式、建造大本营……就是我平时常说的那些正面建设。一个内心满足的小孩,真的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比他多的那些东西。

  我女儿现在小学二年级了,我对她这方面很有信心。前一阵学校运动会,老师说家长自愿参加。我的确抽不出时间,班上竟然有大半家长都去参加。孩子也全力要说服我,但我真的没空也真的信任她,就没去。后来其他家长跟我说,你女儿真不错,你没去她也玩的挺开心的。我相信,她当时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反倒会觉得自己很独立。事情都是中性的,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当然,家长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当时的状态、感受,具体酌情。

2回顶部

  第二类

  第二类情况,表现在孩子在群体里竞争中受挫时,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过于放大,积极引导不够。我身边听到一个事例。两个女孩都很优秀,在学校是好朋友,两人都参加市里组织的合唱团训练。后来有个去俄罗斯比赛演出的机会,一个孩子被选上,另一个没被选上。据说,没被选上的女孩和对方反目成仇,(大概因为平时家长也总把对方当“人家的孩子”来教育她)。家长马上请假带孩子去澳洲玩一些天,仿佛她受到了很大创伤一样。

  这个事例可能有点极端,但它或许也反映了一部分家长心里的真实状态。

  我收到的家长问题中,也有很多与这类情况有关。比如,有家长问,孩子幼儿园大班故事比赛,他没被选上,特别生气,说很多狠话,该如何开导。或者,孩子体育在班里明显很优秀,足球踢得好,但选体育委员时因为某些因素(其他家长搞关系?老师偏向?)没被选上,孩子和家人都觉得不公平,如何对孩子解释……

  如何引导?

  我想,这种情况,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如实解释就可以了。比如,故事比赛没被选上,可以问孩子具体问题:你觉得自己讲的如何?哪里好?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别的小朋友谁讲的好?好在哪里?这样的具体分析,可以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提高讲故事能力上,而不是结果上。每次活动的结果都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其中有外界的、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的目标是:以后可以讲得更精彩。同时,这样的具体分析也可以帮孩子从情绪中跳出来,恢复理性思考。

  同样,我们不因为能不能当上体育委员而改变对体育和足球的喜爱。孩子可以照样踢球、组织足球队、带动大家运动。当班级干部,不是有更多特权,而是有更多机会为大家服务。没当上,我们也一样可以找机会为大家服务。

  对于老师不公正的情况,也是如实解释就可以。这也是帮助学龄孩子了解社会的一个过程。现实世界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和做法,同时还有其他大量随机因素,所以一切都是复杂、混沌的,不是黑白分明的。

  世界可能在表面、在短期来看,有很多不公平不平等,但不论怎样,我们依然要做正确的事情,或许,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的原因——好有能力把世界变成一个更公正平等的地方。

  其实,孩子们在群体中,随着不断成长,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逐渐会有全面客观的评价。他们都自然会努力争取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可以很好地接受各自不同的角色。比如,总是被老师偏向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以后,或许老师的照顾反倒会降低他在群体中的地位,变成他交往中的不利因素。另外,在群体竞争中,偶尔受挫,孩子们也不像家长想象的那样脆弱,他们有点情绪,我们正面积极引导就可以。

  说到这还要提到另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态度的另一个极端——为了怕孩子受挫被打击,而采取一种无所谓、刻意淡化回避的态度,不鼓励孩子参与、不鼓励孩子积极争取。对于各种比赛、评比、演出等等,我们应该支持孩子积极争取。我们参与,主要是为了获得体验、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当家长以这样的关注点来给孩子解释时,孩子反倒会减少了压力,更乐于去争取。如果孩子天性不爱表现,那也不必强求,可以多创造难度小一点的机会,帮孩子一点点增强信心。当然,退一步讲,就算不参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在群体中竞争这个方面,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团队体育活动是很好的事情。这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状态中,通过一次次失败,来学习如何接受失败、从失败中获益;学习体育精神和良性竞争——做到既能努力要战胜对手,也能为对手的胜利和精彩表现而喝彩;学习团队合作。这些健康心态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未来处理职场、商业中的关系与竞争,处理人生中的各种境遇,都是非常重要的。

3回顶部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觉得学校和家长对于各种活动的安排,也要有更全面的考虑。我感觉现在很多活动,都有点像美国过去“自尊运动”中的做法——为了给孩子提升自尊而给他们过多的不实的赞誉。各种比赛、演出等等,的确有很多积极意义,比如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提升自尊自信,等等。但是,有时具体做起来,大人们似乎无意中也创造了一种好大喜功、做面子工程的氛围。我们是否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而制造了许多可以让孩子上台领奖的机会?他们是否真的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有了相应的进步?这些荣誉是真正促进了他们的提高,还是仅仅在一次次廉价的光环里一步步地培养了虚荣、自负、自恋,乃至脆弱?

  想起有一次,女儿在校外的画画班的老师说,有个画展的机会,她可以把孩子的画送去日本参加一个什么中日韩画展,还可以给证书。我问孩子,她居然拒绝了,问原因,她说,因为她觉得自己那个画不够好,她不是特别满意,所以不想送去展览,以后她要画出来更好的。我听了还挺高兴,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她才画几天画啊,平实在是很一般,怎么了就参加画展。所以,大概小孩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更靠谱的,大人们常常只是在添乱。

来源:其他2016-08-10 10:52:49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