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新生儿百科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有哪些

肺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呼吸器官,但有些孩子患有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这就会直接导致肺出现问题,那么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吧。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要有一定条件才发病的,那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目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研究认为,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炎症、基质改变)和肺血管原位血栓形成是PH发生发展的3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内皮功能障碍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血管活性因子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的生成障碍伴血管收缩因子如内皮素-1(ET-1)长时间过度表达,不仅可引起肺血管收缩,还可促进和导致肺血管重构。

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L-精氨酸在NO合成酶(eNOS)作用下变为NO,弥散到平滑肌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鸟苷酸(cGMP)水平,从而促使动脉扩张和动脉压降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肺循环eNOS表达减少,因而NO生成减少,促使肺动脉压升高,这就是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有哪些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可以通过药物来降压,那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有哪些呢?

全可利适用于治疗WHO功能分级II级-IV级的肺动脉高压(PAH)(WHO第1组)的患者,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减少临床恶化。支持本品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包括WHO功能分级II级-IV级的特发性或遗传性PAH(60%)、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PAH(21%)及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PAH(18%)患者。

而瑞莫杜林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WHO分类1),以减轻运动引起的相关症状。在建立本品疗效的研究中,研究受试者包括NYHA功能分级II~IV级的原发性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58%)、与先天性体肺循环分流相关的肺动脉高压(23%)以及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19%)。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起来可能会导致休克,那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可以采用痒疗方法,氧疗指征是血氧饱和度低于百分之九十,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方面没有这种限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使用利尿剂,洋地黄,如果必要的话,多巴胺和其他阳性肌肉力量药物可以静脉滴注。对于合并右心室功能障碍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给予利尿剂。但应注意长期利尿剂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

而在明确肺高压的基础病因和促发因素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首要治疗是针对基础疾病和相关疾病,这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低氧性肺高压的始动因素是缺氧,因此对此类患者的病因治疗就是吸氧。迄今为止,能够改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长期预后的措施之一就是氧疗。一旦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即可开始家庭氧疗,吸氧时间至少每天15—18小时。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不仅需要治疗,平时的护理也不能忽略,那么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有哪些呢?

当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出现心衰患者可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必要时可应用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静滴。当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时,应给予利尿剂。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右心功能不全但利尿剂疗效不佳,或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时,可考虑应用洋地黄。由于低氧增加了洋地黄中毒的风险,应注意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

而波生坦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首选治疗,用法是初始剂量62.5mg bid 4周,后续以125mg bid维持治疗。需要注意,由于可能引起肝脏酶学指标升高,建议治疗期间至少每月监测1次肝功能。如转氨酶增高≤正常值设限的3倍,可以继续用药观察。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热点标签
亲子快问 | 新生儿打嗝 | 卡介苗 | 脐带血 | 新生儿黄疸 | 唐氏综合症 | 初乳 | 出生证明 | 乙肝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 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