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房扑动和小儿心房颤动非常相似,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小儿心房扑动在早产儿身上比较常见,需要长期治疗,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小儿心房扑动吧。
小儿心房扑动和小儿心房颤动非常相似,当然两者不同,那么小儿心房扑动怎么治疗呢?
对于小儿心房扑动,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效果好,用于新生儿、小婴儿无明显心脏病者更佳。接受地高辛治疗的病人,进行电击复律可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术前一天宜停服地高辛。如需紧急电击复律,应于术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以预防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电能量1.0~2.0J/kg,,新生儿5~10J,最大量不超过20J,婴幼儿10~20J,最大量不超过50J,儿童20~50J,最大量不超过100J。每次治疗,电击不宜超过3次。复律后,用地高辛和(或)奎尼丁维持量6~12个月,以防复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不宜电击复律。
如果右房内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以超速抑制法或短阵快速刺激终止AF。开始起搏周长为心房扑动周长的90%,随后每次重复起搏周长以10%递减,直至心律转复或出现心房不应期,每次起搏时间5s~20s。如未转复,可延长起搏时间再重复。经食管心房起搏设备简单,安全易行,除起搏期间患者诉前胸烧灼感外,无不良反应。
小儿心房扑动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危险的,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小儿心房扑动症状有哪些呢?
小儿心房扑动的症状和体征与心脏病的轻重和心室率的快慢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晕厥、抽搐、心源性休克等。如心率快、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的房扑可引起心动过速性扩张型心肌病。体格检查时,心音低钝、强弱不等,可有脉搏脱漏。
小儿心房扑动的心室率极快达250次/分钟以上,易致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发生心力衰竭。如房室传导为2∶1或3∶1,患儿常可耐受,症状不明显,多于1岁之内自行消退,预后良好。AF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多有头晕、心悸乏力,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晕厥或心脏性猝死,预后取决于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左房大小及药物治疗能否控制AF发作。
小儿心房扑动多见于早产儿,还可引起其他并发症,那么小儿心房扑动是怎么引起的呢?
小儿心房扑动可发生在正常心脏的小儿,多见于婴儿、新生儿甚至胎儿,其产生机制可能因心房肌及传导系统发育不完善,冲动在心房肌内或经房室旁路产生折返引起多数患儿有器质性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尤其多见于大动脉错位经Mustard或Senning手术后的患儿。
其他有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心外因素如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Garson等报道由11所医院协作研究的AF380例发病年龄1.1~25岁(中位数10.3岁)先天性心脏病占81%,主要有大动脉错位单心室复杂畸形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房室通道等,其中75%患者在发生AF之前至少做过一次心脏手术。心内手术创伤,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为产生折返激动提供基础条件。
有些小儿会有心房扑动的情况,这种情况要及时检查,那么小儿心房扑动危险吗?
小儿心房扑动是指快速、规则的心房电活动,表现为异位心律失常;当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当伴有极快的心室率时,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大多数都是阵发性的,常常都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小时,数天,如果持续时间超过2周即为持续性发作,有叫慢性心房扑动,个别病人有达数年者,心房扑动也可由心房颤动转变而来。
对于小儿来说如果发生了心房扑动,大家不要不把它当回事,因为它也是很危险的,如果放任病情自然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其他的一系列的心脏疾病,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查清病因,并且进行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