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最怕宝宝生病了。6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发烧,处理方法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爸妈需要注意咯!
1、发烧赶紧测量体温,一般家庭使用电子体温计,但是这个东西经过实践证明,不太精准,最好是在大人帮助下,用水银的体温计,但是要注意安全。
2、体温如果在38.5℃,没什么大事,因为超过38.5℃才需要服用退烧剂。发烧是宝宝身体在自我抵抗病菌的一个过程,只要大脑,神情,说话,表现都正常,别那么在意。国外的很多家庭处理这个事情比较成熟。
3、可以多喝一些温水,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利用哄的行为来让宝宝喝下去。这样帮助散热。
4、宝宝的周围环境必须通风,可以开少许的常温空调,但是不要吹风扇。衣服保持常温,不要多也不要少。
5、关注好宝宝的表现,大约30分钟就测量体温一次,每一次记录下数值以及时间,方便求医时回报给医生看。
6、虽然很多家庭说使用退烧贴,医生跟我自己实践证明,没多大用处,真的可以说的没效果。发高烧了,出现不正常的常态时,就需要及时的求医,不能拖延。
护理方法一:分清生理性发热与病理性发热
6个月宝宝发烧的生理性原因有:
1、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2、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3、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4、居室内的空气流通不好也会使宝宝的体温升高。
6个月宝宝发烧的病理性原因有:
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肿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家长针对生理性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宝宝的体温仍然偏高,那么家长需要考虑6个宝宝发烧可能的病理性原因,或及早就医。
护理方法二:选择正确的体温检测时间
虽然人的体温呈明显昼夜波动的规律,但每天体温的差别一般不超过1℃。由于小孩新陈代谢旺盛,一天之中变化很大,因此独特的生理性体温波动常表现为清晨较低,白天略微上升,晚上比较高的特点。测量体温的最好时机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在喝开水、进食半小时之内,以及剧烈运动后不要量体温,因为这时候的体温肯定要偏高。
护理方法三:家庭护理
1、及时补充水分。水胜过药,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6个月宝宝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易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可补充水分。人工喂养,可喂稀释全脂奶,即2份奶粉加1份水(2:1),此时婴儿虽然奶量减少些,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儿消化吸收。
2、饮食调理: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
3、服糖盐水:幼儿发热伴腹泻,可多次服用。服糖盐水。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盖盐混合。4小时内可眼500毫升。同时可补充电解质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含钙)、米汤、面食(含锌)。
7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宝宝发烧时,如果精神状态还好,饮食也可以,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就可以先在家里护理观察,腋温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腋温达到38.5℃就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以防高热惊厥。如果宝宝长时间发烧或者精神状态不好,就要及时就医。
1、物理降温。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8.5℃,没有伴随其它症状,精神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先使用物理降温后再持续观察;一般物理降温有温水洗浴、温毛巾擦拭、退热贴等。
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热,腋温38.5℃,物理降温不退时应给予退烧药。宝宝常用的退烧药一般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前用的阿司匹林现在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的。
3、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果宝宝长时间发烧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或伴有呕吐、腹泻、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要注意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5、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6、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发热后宝宝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宝宝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1、勤给宝宝喂水。发热时身体出汗较多,造成体内缺水,同时尿量减少,影响了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因此补充水分非常重要。
2、食物易于消化。发热时的时候食物以流食为主,如奶类,米糊,少油的荤汤等,不宜吃鸡蛋和油炸食物。要少吃多餐。
3、如果发热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时,可以少量多次地加喂口服补液或糖盐水等。
4、让宝宝多休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5、高烧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