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幼儿 > 正文

齐来纠出损伤宝宝听力的罪魁祸首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7-14 12:07
1回顶部

2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白领姐姐的小家相册

  两个月前,在幼儿园组织的体检中,老师发现4岁的明明有一只耳朵听力有问题。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竟从他的耳朵里取出了一只死蟑螂……

  7岁的豆豆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但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总是反映豆豆好动、不专心,豆豆的妈妈认为是孩子小、贪玩。可豆豆上学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学习成绩还特别差,耐心的教育和严厉的训斥都无济于事。最后豆豆的妈妈求助于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豆豆的听力有障碍,而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采访中,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专家说,耳朵与眼睛同样脆弱,特别是儿童的听力正处于发育阶段,极易受损。而很遗憾的是,由于许多家长缺乏儿童听力保护的常识,近几年,儿童听力受损的现象越来越多。

  “三早”原则保护听力

  专家说,对孩子的听力应该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进行保护。孩子的听力发育有一个逐渐成长的阶段,即便在新生儿筛查时听力没有问题的孩子,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他们的举动,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听力障碍或者其他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很有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耳聋分为先天性传导耳聋和先天性感应神经聋,先天性耳聋不一定都表现为出生后就聋,有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来,有的到三四岁,甚至是青少年时才会表现出失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只耳朵先天性耳聋,后来由于呼吸道的感染或者咽管的功能发生障碍,使另外一只耳朵也失聪。所以说如果有先天性耳聋应该针对原因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损伤听力的罪魁祸首

  其实,引起孩子听力障碍有先天和后天两大原因。先天性耳聋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妊娠期间母亲受到了病毒感染或使用了一些影响胎儿听力的药物。而现在,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后天因素的防范,如噪声、意外、污染、传染病、药物等因素的致聋。

2回顶部

  噪声

  儿童的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导致孩子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因此尽量少带孩子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看电视也不要把音量开得过大。此外,有些孩子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

  意外

  切莫让孩子把细小的物品如豆子、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打闹,不小心也会碰伤耳道,引起感染,从而使听力下降。若孩子头部受到外伤,也容易波及内耳,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有些家长喜欢用发卡等尖利的东西为孩子挖耳朵,容易挖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污染

  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孩子感冒或吐奶、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还有的孩子淋浴、洗头或游泳时,污水进入耳内;有些孩子躺着大哭,眼泪流进耳道,这些污物进入耳道易引起感染。

  传染病

  麻疹、流脑、乙脑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应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洁,以防细菌蔓延感染到中耳。孩子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药物

  聋哑症是感音性耳聋中最严重的一种,而感音性耳聋很多是由药物中毒导致的。因此,孩子生病时尽可能不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都有毒副作用。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夏天再热也不能对宝宝做的6件事

夏天别给宝宝剃光头,更易长痱子

暑热逼人!室温过高或致婴儿猝死

孩子宜“粗茶淡饭”度仲夏

郁美净治痱?盘点8大治痱偏方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宝宝听力的保护措施 从小做好

生活日用导购

2019-02-13
宝宝
关于宝宝听力的五个错误的说法

新生儿成长发育

2011-04-13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