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47位教育专家育儿心经:《他们这样培养孩子》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6-08 16:28
1《他们这样培养孩子》简介回顶部

《他们这样培养孩子》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匠,只有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幸福。孩子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是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本书刘墉、卢勤、尹世霖、赵雨林、王冬梅等47位国内外顶级教育专家和您畅谈孩子成长历程。

  父母要成为爱的使者,为孩子播下爱的种子,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告诉孩子你真棒!如果你不能改变孩子,首先改变你自己!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爱会给孩子构建一个完美的人格,自由能给孩子建构很高的智能。……本书徐光、蔡桐木、尹世霖、刘墉、卢勤等47位国内外顶级教育专家和您畅谈孩子成长历程。

  《他们这样培养孩子》作者简介:

  杜康,安徽省巢湖市人,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少儿思想教育专业,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辑。编辑出版畅销书《德隆危机》、《为了母亲的微笑》、《梦断德意志》等。另有儿童教育类图书《看动物,学地理》及《告诉孩子真相》、《决定孩子成长的细节》、《家有新生》等多部家庭教育图书。

2《他们这样培养孩子》目录回顶部

  《他们这样培养孩子》目录:

  1 让爱伴随成长

  徐光——如何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爱之源

  孙瑞雪——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王福志——教育到底是什么

  王冬梅——“爱”要怎么说出口

  2 问题存沟通中解决

  蔡桐木——孩子到底最想要什么

  赵雨林——你会和孩子说话吗

  李振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刘书宏——陪读

  邹朝荣——孩子,我们是朋友

  3 这是起跑线

  高振敏——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冯德全——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李跃儿——孩子厌学怎么办

  刘文——吵架也是交往方式

  冯国强——当危险来到他身边

  区慕洁——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李圣珍——让书成为孩子成长的伙伴

  陶宏开——网瘾,只是孩子的错吗

  周洪——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快乐一点儿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

  4 家庭教育的细节

  尹世霖——培育孩子第一条:健康

  管斌全——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

  李开复——大学生的兴趣

  吴章鸿——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懂“责任”

  张鸣山——成材不完全由智商决定

  毕淑敏——学会忍耐:毕淑敏的一张试卷

  张晓东——如何梳理孩子的情绪

  刘墉——孩子,你应该独立

  赵定军——教孩子学会花钱

  王东异——传递社会价值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5 直面青春期

  吴若梅——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关承华——如何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邓军——面对“性”,我们能闭口不谈吗

  宋毅军——心与心的距离有多远

  6 早恋美好

  陈立思——孩子“早恋”父母该怎办

  潘凤亮——张老师这样处理早恋

  7 态度决定高度

  赵忠心——赵忠心谈家庭教育

  吴一舟——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赵 刚——你如何看待孩子是否成功

  周运清——如何面对独生子女

  高芸香——有多少父母能够真正改变孩子

  孙云晓——孩子能够教会我们什么

  陆永昌——难道教育真的是件痛苦的事吗

  周弘——请赏识你的孩子

  王东华——你会做母亲吗

  高寿岩——一个孩子,两代长辈

  陈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我们只能二选一吗

  吴苾雯——孩子,我只养你18岁

  后记

3《他们这样培养孩子》试读回顶部

  《他们这样培养孩子》试读:

  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纯真无瑕的天性,让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呢?

  『嘉宾背景』

  徐光---新华出版社副编审,策划编辑出版近40种家庭教育图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已发表多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和论文。曾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系统好家长。2001年5月,作为北京市好妈妈代表之一,参加了全国“成长的奥妙”电视总决赛;同年9月应台湾嘉义大学邀请参加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教育无痕》是徐光和儿子嵇箫桐共同创作的。书中从感悟童心、教育无痕、解放儿童、共同成长四个方面阐述了她的 家庭教育观 ——父母要有一种儿童的心态,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要感受孩子内心的冷暖,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放飞但不放任,关爱但不溺爱等。本书荣获了“第八届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爱心、同情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在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多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人父母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学习成绩优异等智商方面,却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缺乏对孩子爱心、同情心的教育。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同情心、爱心的孩子长大之后当了老总,怎么能得到下属对他的忠诚、支持和拥护呢?他又怎么能拥有一个长久的事业呢?我认为,不管世界千变万化,同情心和爱心这两个做人最根本的东西不能丢失,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孩子的同情心是与生俱来的

  同情心是爱心的基础,是人的本能。爱是把同情心通过各种形式转化成为行动。孩子的同情心是与生俱来的,甚至还不会说话的孩子都会表达他对不幸者的同情。一位妈妈告诉我,他儿子10个多月的时候,她的手被划伤了,儿子又是用自己的小嘴吹自己的手,又是抚摸妈妈的额头,嘴里还叽里呱啦地叫着。这就是孩子最原始的同情心的体现。

  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有同情心,等长大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却缺少同情心和爱心了呢?

  孩子每天都能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父母或老师不及时地引导和筛选,那么孩子就容易接收对自己成长不利的一面。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以大欺小,小朋友们都怕他。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父母、老师正确的引导,有的孩子就容易失去本身拥有的同情心,变得自私、霸道。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爱箱”没有被充满。爱的缺失,也容易导致孩子同情心的淡漠,因为他已经缺少爱别人、同情他人的能力了。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