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准父母们希望一朝分娩,母婴平安。但是,意外发生早产,并且发生在路上、车上……怎么办?防止这种意外的院外争娩呢?
近日无意中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图片——在一个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十几把雨伞撑在空中,似乎将什么东西团团围住。再细看图片下面的说明文字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孕妇在广场的空地上突然发生早产,而她身边没有家人。当时天正下着小雨,于是旅客和行人撑起雨伞,将产妇围在中间,20分钟后她产下婴儿。然后救护车赶到现场,将产妇及婴儿送往医院。
在我近20年的行医生涯中,碰到的或听到的这类突发分娩事件并不少。火车上有之,飞机上有之,急诊室门前更多,上述新闻中所述的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例子。
要防止院外分娩,怀孕后就必须做好准备,怀孕期间选好要分娩的医院,并在该院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以便有分娩先兆时能迅速到医院,安全地生下小孩。
院外分娩对婴儿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
有过阴道分娩经验的妇女,想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分娩过程中,最难受的是那不由自主的一阵阵腹痛。这其实是子宫在规律性地收缩,通过阵阵收缩逐步把胎儿逼出体外。一般情况下,在子宫收缩期间,胎儿会出现一过性缺氧,导致胎儿心率减慢。在收缩间隙期,胎儿心率恢复正常。但是,有部分产妇可能会发生异常,还有好多原因可导致胎儿缺氧(如果在医院里分娩的话,在分娩的全过程中,医生会用各种监测方法和监护设备密切观察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使小孩转危为安。院外急产则因缺少监护,发生异常时没能及时抢救,就有可能发生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等意外。
另外,接生有严格的程序和应急措施,这些程序和措施均能协助产妇顺利分娩,使母婴安全,这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来完成。比如胎儿出生后的首要任务是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院外则由于周围人医学知识的缺乏及器械的缺乏,不易做到这一点,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若由于胎膜提早破裂引起脐带脱垂的话,胎儿必死无疑。
院外分娩可对婴儿造成的第三个常见危害是产伤。婴儿出生后,如果没有及时接住并加以保护,婴儿掉到地上,或亲友和旁观者用暴力把婴儿硬拉出来的话,容易造成婴儿脑部、四肢或内脏的损伤。
由于没有相应的消毒设施,院外分娩还容易引起新生儿和产妇的感染。最严重的是用生锈的剪刀剪断脐带或让产妇接触到不洁物品而造成新生儿和产妇的破伤风感染。若发生这种情况,将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即使事后把母婴送到条件好的医院,也很难抢救过来。
院外分娩对产妇的危害除上面提到的感染外,另两个常见的危害是产伤和产后出血。产伤主要是生殖道的裂伤,由于生殖道裂伤和胎盘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产后大出血,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为了防止意外,产妇和家属可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向有经验的亲友或医务人员请教来获得有关的医学知识,以预防院外分娩的发生。万一发生意外时,也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母婴加以保护。现在,在各级正规医院,大多设有“孕妇学校”,专门为准父母们开设课程,介绍有关的医学知识和应急措施,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如何与医生、护士配合等问题。我想准父母们不妨一试,踊跃参加,认真听讲,真正领会。
怀孕晚期最好不出远门,特别是外出旅游,车船拥挤、旅途劳累很易诱发早产,发生问题后又由于地方偏僻,难以及时送到医院处理,意外随之发生。现在民航有规定,禁止怀孕晚期的孕妇坐飞机,就是怕飞机升降或颠簸或气压的变化造成胎膜破裂等意外而诱发分娩,在飞机上不好处理。
万一发生了意外,家属或周围的人首先要想到立即把产妇送到最近的医院处理。现在各大、中城市均开通了“120”医疗急救热线,拨通了该热线,讲清楚地点和产妇的情况等,“120”中心会迅速安排最近的医院派出妇产科医生携带必要的产科器械赶到现场;也可以拦截各种交通工具送到最近的医院.在转送过程中,最好让产妇平卧,两腿分开。如见到产妇阴部肿胀或见到胎头或肢体,用干净的毛巾或衣服顶住产妇阴部,尽量使胎儿不在路上娩出,这种做法可保护产妇阴部不裂伤。万一在院外或路上婴儿已经生出来,在转运的过程中,要保护好婴儿使之不掉在地上。用干净的、不生锈的剪刀或小刀,时间赶得及用水煮沸10分钟以上,时间来不及时可把刀口放在火上烧几分钟,在离婴儿肚脐10—20厘米处结扎剪断脐带(待到医院后再做第二次断脐处理)。然后把婴儿倒提起来,使其口内的分泌物流出,如果有分泌物堵塞了呼吸道,婴儿不哭、脸色青紫或苍白,这时最关键的是想办法吸出分泌物。最直接的办法是捏住婴儿的鼻子,把口对准张开的婴儿小口,用力吸出婴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其他事情可在产妇和婴儿送到医院后由妇产科医生来处理。
周兰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周兰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