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如何与孩子有效交流?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2-02-07 22:34
1回顶部

  《如何与孩子有效交流》

  一、引子:与孩子有效交流的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得以实施,父母得享天伦之乐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在我的观察中,我察觉到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构成了孩子主要的成长环境,也是父母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如果家长能与孩子有效地交流,就可以和孩子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欣赏,这样我们的家庭注重的价值观才能有效地传递下去。价值观的传递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凭借它,来取舍,来判断,来做决定,它决定了孩子的行为。传承了父母优秀价值观的孩子们,是让父母省心的,而父母也可以从和孩子建立的深厚的亲情中收获天伦之乐。

  (二)让孩子学会与人交流,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幸福的家庭

  孩子与人交流的方式也是承袭父母的,孩子从与父母的交流中收获了与其他孩子、其他成人的交流方式。当父母能与孩子有效交流,孩子就学会了与他人有效交流,这样的孩子就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当你的孩子将这种交流语言用于他的孩子,他的后代时,你的孙子也能拥有,这样幸福的家庭就传递下去了。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父母与孩子间有效地交流方式会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形成。自尊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它可以保持一个人生命的健康发展和完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有自尊的人才会有羞耻心,才能节制自己的行为,有自律;有自尊的人才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孩子的自尊源于被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信源于被父母信任。当父母认为孩子是个好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而他也会真的成为好孩子。

  但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因为没有能在积极有效地交流氛围中长大,我们的交流语言往往是习惯性地责备(“你怎么又吃手了,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否定(“你这点小小的挫折就不能承受了”)、说教(“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才会受欢迎”)、威胁(“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命令(“现在就去刷牙,马上”)、谩骂(“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呢”)、比较(“看,妹妹都能自己吃饭了,你怎么还不行呀”)、讥笑(“这孩子说话怎么不清楚呀,还口吃呀”)、预言(“你现在就会撒谎了,长大了也是个撒谎精”),我们的孩子从中获得的感受就是“我很笨,经常会做错事” “我没有价值,没有能力,很差” “我好害怕妈妈不喜欢我了”“我很失败”“我就是一个笑话” “我的未来没有希望”。这严重降低了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是孩子自尊心形成,即自我价值感建立的关键。

  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孩子的意志,让他们丧失了自我价值感,让他们学会了这种责备、否定、威胁、命令、讥笑、比较的交流方式。当这种信息频繁地进入了孩子们的潜意识里,就变成了孩子的信念,就形成了孩子对自己的错误看法。而这种负面的看法是致命的,它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积极有效地交流方式呢?

2回顶部

  二、如何与孩子积极有效地交流?

  (一)花时间倾听孩子。

  ?要做到真正地倾听,你要表达你的诚意。孩子获得信息的方式,是从家长的表情、神态、语气、动作和语言来获得信息的。所以,当我们嘴上在说,“我在听,宝贝”。但你的眼睛没有看着他的眼睛,你的身体没有俯下身到他的高度,你的语气不是耐心和柔和的,你的孩子就不会觉得被倾听了。

  ?重复你听到的内容,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认真地听。我们在重复孩子讲述的内容时,可以把意思表达的更加准确,“哦,你真的很想要这个小熊。”

  ?我们可以通过问具体的问题来倾听孩子更多的想法。如“什么事情让你这么不安呢,宝贝”。这样我们就可以收获更多的信息,更好地了解事情的原委。

  (二)考虑孩子的想法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事情,我们要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当你的老板或者上司对你说,“你的想法简直太荒谬了”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觉很糟。而当你对你的孩子说,“你不是真的这样想吧”或“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你说的”,孩子的感受和你是一样的。我们要站在高度只是我们的四分之一,还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手眼协调能力还很差的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

  ?我们要给孩子解释的时间,不要急于去判断和纠正他们,即使你觉得他们是错的。我们都希望遇到有耐性的老师,因为他们会给学生解释的机会,那么我们同样也要做孩子们的充满耐心的家长。

  (三)在说“不”之前,先暂停,并说出自己做决定的思考过程

  ?暂停以考虑孩子的想法。有意识地叫停会让你放慢脚步,会让你避免去说出唐突的话,做出唐突的决定。即使你的答案是“不,我们不能买这个小刺猬”。你的停顿也会让孩子觉得他们被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被充分考虑了,这减少了孩子和你争夺控制权的机会。

  ?出声地分享你的思考过程。 当你把你做决定的思考过程说出来时,孩子会很开心,因为他们被包含在你的思考过程中了,同时,这也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到你的思考方式。“我知道你很想继续玩,可是现在我们要回去吃晚饭了,姥姥在家等着我们呢。”

  (四)接纳孩子的感受

  ?允许孩子发泄他们的消极情感。当孩子遭遇挫折或委屈,心情很不好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会很大,需要发泄出来,即使这种情绪会让你难堪。有时候,我们就只是在那儿陪着他,什么也不说,就可以抚慰他们了。

  ?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如果你的孩子行为过度,说了很难听的话,或打你,你不要说“坏孩子,你怎么敢那样和我讲话?”,你可以说“那种讲话的方式是不好的。”这样就把孩子的行为表现和他本身的人格分开了,孩子才不会觉得羞耻,而否定他自己。

  ?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带给你的感受。 家长经常面对孩子,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去耐心的时候,如果你真的受不了,也无需在孩子面前强忍着。事实上,你的情绪可能是对孩子最好的约束,但是要知道,表达情绪,并不是让自己的情绪泛滥,不要去攻击你孩子的人格。你可以说:“我对你做的事情感到非常失望”或者“你对我撒谎,这让我感到很伤心。”

  ?表达你的感受,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如果你今天在公司过了糟糕的一天,你可以说“我今天在公司糟糕透了,心情很不好”。当你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时,是在教你的孩子表达情绪的语言,是在许可你的孩子去表达他的内心感受。但是,请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表达你的不良情绪,这会让孩子有压力。

  (五)一起想解决办法。当我们倾听了,接受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解决问题了。

  ?允许孩子在幻想中实现他们的愿望。 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孩子的很多问题是他陷于当时的感受,他觉得这种感受不会过去了,这会让他不知所措而大发脾气。那么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疏导孩子的情绪,在想象的世界里很多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都可以发生。如孩子说我不想做妹妹了,这是在现实中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认同孩子的感受,说“哦,宝贝,那你想多大呢?”就把孩子引入到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孩子可能会说“我要比姐姐大”“哦,你要比姐姐都大呢”“我要比妈妈大”“哦,你要比妈妈都大呢”这样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得到了满足,情绪也自然得以疏导了。

  ?问孩子们他们想让什么事情发生或者改变。 如果你的孩子说,“妈妈,我讨厌幼儿园”你可以问,“哦,那你最讨厌幼儿园什么呢?”“我不喜欢张老师”“哦,张老师做什么让你讨厌的事情了吗?”“你希望老师怎么做呢?”这样,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孩子也参与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六)缓和气氛

  ?用幽默来代替生气。当我们听到“我不喜欢你,你是个坏妈妈”这样的语言时,你会有“刺伤”的疼痛的感觉,可是,还是请我们不要忘记,孩子就是孩子,她这样的表达,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你,而是她不喜欢你的某个行为,或者你的权威,所以,请不要放在心上,而这种情绪只要不入心,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来面对。我们可以用夸张的调子,再加上夸张的动作说,“喔,好伤心呀”,来代替一本正经的,“不要那样和我讲话,小姑娘”。这样用幽默的交流方式,让你和孩子就从僵持的氛围中走出来了。

  ?尝试用游戏的方式来代替责备。如果你和孩子在穿什么衣服上发生了争执,你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转移一下,如“宝贝,我们先来给你的洋娃娃穿衣服,然后,看再给你自己穿什么。”这样就把穿衣服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游戏,而游戏无疑是孩子喜欢的。

  ?在谈论消极的事情前,先讨论积极的。如果你的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把家里搞的很乱,你可以对孩子们说,“你们可真会玩儿,现在把这些打扫干净吧。”这样前面肯定了他们的玩法很多,很聪明,孩子是不是就会更加乐意去收拾了呢。

  ?承认自己的错误。 当真的是你做错的时候,请放下大人的面子,向孩子承认错误,孩子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一点。

  ?给孩子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往往很高大,总是可以有正确的行为,总是充满了力量,这会给孩子压力。所以,当孩子知道,他们所敬佩的大人也曾经犯过错误,做过愚蠢可笑的事情,他们心里就会释然一些,而再次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以后也可以做好。 但是我们不要经常去说,“我知道你的感受,妈妈来告诉你我小时候的事情。”经常去说,就有了说教的味道,也会让孩子觉得厌烦的。

  (七)记住你是在和一个孩子交流

  ?俯下身,蹲下来。当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谨记一个原则,就是我们的交流对象是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用适应对方的方式来交流。我们要俯下身,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被尊重,被倾听。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人可以说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让自己充满能量,可以把控好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这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了。而这种力量感和控制感是从小被尊重,有选择机会的结果。当我们可以做出选择,不只是听从命令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有决定权的。我们家长经常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想穿红色的T恤还是蓝色的?”“你想吃豌豆还是绿豆?”“你想先刷牙还是先洗头?”等等,让孩子从选择中建立力量感和控制感。当然这些选择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我们提供两个选择,但不会是五六个选择,毕竟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还是有限。

  ?讲话尽可能简洁。这是基于对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尊重,我们前面说过,孩子接收信息是从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气语调和语句内容几个方面来的。那么复杂的句子,长篇的解释会让孩子混乱而厌烦,所以请以合宜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语调再加上简单直接的语言来和孩子交流就好了。

  ?写字条。 一般大孩子会更加喜欢写字条的方式,因为这样,他们可以不用面对大人的唠叨。如早上你在睡觉,你不想被孩子打扰,你可以写字条贴在门上,“宝贝,爸爸妈妈在休息,请不要进来”。对小孩子来说,写字条的方式也是有用有趣的,不过,可以变更为画纸条,如去超市购物,就可以把要买的东西画下来,作为给孩子的清单,让孩子帮你来拿商品。

  (八)注意语气

  孩子听你语气而不是你的语言。这是我们一再强调过的问题,就像一首歌,有歌词,也有旋律,成人会两者都关注,而孩子往往关注的是旋律。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我们自己说话的语气,才能更有效地与孩子交流。但我们往往陷入交流环境中,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语气。建议我们把与孩子的交流录下来回放,这样会帮助我们了解清楚自己讲话的语气,帮助我们来调整。

  (九)向孩子咨询,找到问题

  孩子是你可以了解他需求的最好的顾问。我们可以通过问具体而有效地问题来开启和孩子的对话。你想知道今天孩子上厨艺课怎么样,你问,“今天上厨艺课怎么样呀?”通常会产生一个词的答案,如“很好呀”“不好”或“还好吧”。因为笼统的问题通常会导致封闭式的对话。我们可以这样问,“哇,凝凝你的小熊掌饼干好香呀,你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孩子在做饼干过程中的愉快体验,孩子就会有些具体的回应给你了。但请注意避免问引导性问题。所谓的引导性问题,就是问题里已经包含了答案了。如“凝凝,你不想在出门前换一下衣服吗?”“凝凝,你不想现在就给妹妹道歉吗?”“凝凝,你不想再吃几个饺子吗?”这些问题其实是命令,而不是询问,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孩子沉闷的反应,或者是“不”的回答。

  (十)谈论艰难的话题

  当孩子问一些你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我们首先不要慌乱,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如孩子问“核反应堆是什么?”这时,先不要急于用一堆的专业术语给予回答,我们可以问“宝贝,你听到什么了吗?” “叔叔说日本核反应堆泄露会不安全”,我们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就可以慢慢了解清楚孩子真正的问题是担心安全,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安全的角度来去回应孩子,而不必讲很多核反应堆的复杂话题给孩子。当然孩子随着年龄和智慧的增长,他们可能还会多次再问出这个问题,想真正地了解,那我们就需要查找资料,为以后的讨论做些准备了。

  (十一)不要和孩子讨论所有的事情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能和孩子讨论的,就要注意不要把陈述句说成问句。如在家盒子玩了一天,姥姥姥爷在家里等着吃饭,孩子累了,我们也不能让老人长时间等待,那么就必须要离开了。这时候,我们不要问,“凝凝,我们现在回家好吗?”因为这往往会换来“不好”的回答。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凝凝,我们五分钟后回家。”孩子说:“10分钟”我们要坚持说,“5分钟,现在是晚餐时间了。”这时候,只须简单的解释加上清晰的决定。可以说,涉及到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健康、安全的问题,都是不可以谈判的。当然,我们也会遭到孩子的反抗,但是,请不要让步,因为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让步只能延长孩子和我们斗争的时间,延长孩子和我们的痛苦时间,会把问题搞的更加复杂,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坚持原则。

3回顶部

  二、如何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流?

  (一)如何与0-2岁的孩子有效交流

  1、我们先要了解0-2岁孩子的交流特点:

  ?对于小婴儿来说,哭是他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饿了、渴了、尿湿了、累了、病了、疼了、无聊了、想要大人抱抱陪着玩了,他们都会用哭声来表示。经常照顾孩子,观察孩子的家长可以从孩子哭声来分辨他的需求。

  ?三四个月的孩子就开始明白他们发出的声音和大人反应的关系了,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发出声音来呼喊大人了。

  ?半岁的孩子,他们可以理解一些大人的语言,也开始咿呀学语,想要学说话了。

  ?当孩子学会走路,他们开始用“不”“我的”的词和短语来声称自己的独立。他们想要控制这更加宽阔的天地和新世界。这是孩子建立自我,与父母分开,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但请父母注意,孩子对我们说“不”,并不是真的说不,他们只是想对自己说“是”,想要去肯定自己,声明自己,所以不要和孩子较劲哟。

  ?18-24个月的孩子开始使用动词了,如“妈妈走”“宝宝吃”等语言来表达他们看见和他们想要的,他们也喜欢用肢体语言和声调来表达,他们身体做出来的和他们说出来的

  ?同等重要,都反应了他们的需求。

  ?他们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词义。所谓的语境是现场的物质世界和大人用动作、语气、面部表情为孩子营造的交流情境。

  2、父母如何与这么大的孩子交流:

  ?用触摸、拥抱和低声歌唱开始与小婴儿最初的交流。既然了解到孩子通过肢体动作、身体感受、声音、语气来接收信息的,我们就要用温柔的触摸、温暖的拥抱和低声柔和的语言和歌唱来与孩子交流。

  ?我们要注意与孩子保持身体上的接触。孩子从温暖和温柔的身体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爱、亲情和安全感,而情感是人类婴儿生存的重要条件,没有情感的呵护,孩子也不会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有对孤儿院的孩子的研究表明,缺乏拥抱的孩子即使饮食营养不缺乏,也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症状的。

  ?注意孩子莫名其妙的哭。这时候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名词、动词的阶段,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哭的时候,可能就是他们被忽视了。如当你在打电话,没有关注到他,而他又想获得你的关注时,可能就会用哭来表示了,这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的需要敏感并耐心地做出反应,而不要表示厌烦。

  ?引发孩子的双向交流。经常对孩子说话、唱歌、朗读,把孩子带入一个愉悦美妙地声音流中,这会引发孩子说话和表达的愿望。

  ?扩展句子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表达技能。如果孩子说“妈妈,奶”,你可以说“宝贝,你想喝奶了,妈妈来为你冲”。这样,不断为孩子输入完整的句子,输入多了后,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完整的表达方式。

  ?不管孩子懂不懂都要说。拥抱、亲吻和语言都是与孩子保持接触的重要方式,因为这会帮孩子把情感、思维和声音联系起来。

  (二)如何与2-5岁的孩子有效交流

  1、我们先来了解2-5岁的孩子的交流特点

  ?他们开始使用更复杂的句子交流了。2岁是孩子语言的爆发期,在经过两年的输入后,孩子可以说很多完整的句子,有代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组成的完整句子,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就能完全理解成人的语言了,很多抽象的概念他们还是不知道的。事实上,他们常常还只是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和具体的建议,大部分孩子也只是刚开始逻辑思考和理解到事情的后果。

  ?可以用更准确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他们早已知道父母的话对他们的生活是有影响力的,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话也能改变事情了。他们用逐渐增长的词汇量,创造了更有力的表达。

  ?学龄前儿童会常常说“不”和“为什么”。他们用“不”来声称自己的独立和长大,他们用“为什么”来表达他们想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和对权威的质疑,“你有什么权利来支配我?”。

  ?他们喜欢参与决定。参与做决定会让他们有一种控制和独立的感觉。他们可能会想,“我可以选择和妈妈不同的东西,因为我喜欢它”

  ?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话。他们会经常模仿其他人谈话的内容,无论是短语还是复杂的描述。我们会发现小朋友上幼儿园后,会很喜欢把幼儿园老师和她互动的方式搬回家里来。“大家排排坐,坐好了”。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误用或者夸大短语,尤其是在做假扮游戏时。他可能会对一个娃娃说,“你太坏了,你下地狱呆100年吧。”

  ?他们喜欢一遍遍地听和描述同一件事。当一首歌或一个故事被重复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会越来越熟悉它,他们由此开始形成自己对周遭世界的看法,他们会感到安全和安心,他们会开始想象新的情景。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编造解释。如当他看到雪人融化的时候感到很伤心,他会说“雪人融化了,是冬天在哭呢。”

  ?3-5岁大些的孩子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理解的越来越清晰。懂得因果关系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跟他讲道理了。如“吃了药,病就好了。”“如果你吃健康的食品,你就会长高个子,会变得更强壮。”

  ?他们也通过的身体、游戏和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语言交流的形式仍然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主要的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他们可以通过绘画纷乱的线条来传递出他们的紧张和厌烦的情绪。他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2、父母如何与这么大的孩子交流。

  ?用游戏地方式和他们交流。既然游戏是孩子一种主要的理解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要用游戏的方式。如当你的孩子躲在了桌子底下不肯出来,你可以说“哦,你藏在了桌子底下,好让大家都看不见你偷偷地逃跑,是吗?”“快出来吧,我的小凝凝可不能当逃兵,呵呵。”这样三分钟的游戏不仅让你和孩子都觉得很有趣,而事实上也节约了时间。

  ?给他们完全的关注。当你陪伴孩子的时候,请全心全意地投入。如果心不在焉,孩子会感受到,也就不会很好地与你交流了。一个快速但全部的关注,就可以满足你孩子的交流需要了。如果你真的不方便,你可以解释说“爸爸今天工作很累,需要三分钟时间调整一下,然后再和你一起玩。”那么孩子就会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感受,并会感激你的诚实的。

  ?还是要注意你的语调。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开始造句,他们仍然需要通过你的语调和肢体语言来理解你的意思。

  ?帮你的孩子表达出他的情感。情感是没有实体的,这样不是描绘具体事物的词汇是孩子比较靠后掌握的,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所以,在和孩子交流时,父母要多描述孩子的情绪状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把情感表达出来,也帮助孩子学会使用情感词汇。

  ?请孩子帮忙搞清楚问题。如果孩子看一个动画片,被吓到了。你可以问“动画片里有什么东西把你吓到了吗?”,如果孩子不回答,可以继续跟进说,“你是注视到主人公的脸了吗?”这样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搞清楚到底孩子害怕什么,才能继续去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发展情感意识。所谓的情感意识,就是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并给予关注,这样会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向孩子表达你自己的情感,并关注孩子的感受,也提醒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

  ?提供有限的选择。学龄前儿童是通过自己做决定来获得控制感的。你可以说“你想早饭前穿好衣服还是早饭后呢?”从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做决定,尊重孩子追求自我力量感和对环境控制感的要求,这样的孩子才能长成有力量、有自信的孩子。

  ?不要用“好吗”作为句子的结束语,除非你对孩子准备好说“不”。当事情是不能选择的时候,就用陈述句,如“我们5分钟后关电脑”,不要用“好吗”做结束语,以避免把你和孩子引入权力之争中。

  ?接纳孩子的白日梦和想象中的愿望。如果你的孩子因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觉得不开心,你可以说“如果你能玩这个玩具的话,你会开心吗?你会怎么去玩呢”。当你在高速路上开车不能停下来,但你的孩子想让你停下,你可以说,“哦,你现在很想让车停下来,如果我们停下来后,你会做什么呢?”通过让孩子表达她的愿望和充分地讨论,即使不能实现,孩子也会平静下来的。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让他们发泄强烈的情绪。当孩子很生气的时候,你大喊说“不要喊了,吵死了,住嘴”这可能会让孩子安静下来,但他内心一定充满了怒气,觉得你不理解她,不尊重她,而与你疏离,这也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不如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安全的空间,如洗手间或他的卧室,让他尽力的喊叫来发泄掉他的情绪。

  ?不要过度解释。简单的解释比长久的讨论更加有效。有时候,当你的小朋友正在发脾气,我们只是紧紧地抱住她,或者只是呆在旁边,可能就会比说任何话更有意义,更有效。

4回顶部

  三、如何面对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发脾气是正常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哭闹,原因就在于他们神经发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表达能力弱,尤其是对情绪的表达。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只是因为被家长忽略了。

  (一)父母如何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呢?

  ?父母尽量不要觉得尴尬。我们既然知道孩子发脾气是正常的,就不要因为顾及自己的面子去责罚孩子,尤其是公共场合。

  ?接纳孩子的情感,让你的孩子表达出他不好的情绪,而不要评判他们。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你不安的时候,都有比你大,比你高的人皱着眉头俯视着你说,“没必要那样想”或“不要告诉我这些”。你是会住嘴还是会大声地喊回去。所以,对孩子的情感一定要接纳,而不是否定和忽略。

  ?在倾听时不要总想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往往会在听孩子讲话时,想着下一句要如何应对,如何去主导谈话的方向,而这时候,你就没有在真正地倾听孩子,而你不在倾听当然又会引起孩子发脾气。

  ?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回应,“什么”比“为什么”重要。当孩子不开心时,你可以问,“我看到你很生气,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呀?”而“我看到你很生气,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呢?”“为什么”会让人有一种被责备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多用“什么”少用“为什么”。

  ?即时反馈延缓孩子生气。有时候,当我们感觉到孩子马上就要发脾气时,你可以做出一个即时的反馈来减缓这个发脾气的过程,如“我能感到你很不开心,我们聊聊吧。”

  ?利用这个机会解决问题。 当妹妹觉得在姐姐之前上床睡觉不公平时,那就问问孩子,如“你认为你在姐姐之前上床睡觉不公平,我理解,那你认为该怎么样呢?”这样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一起参与来解决问题。

  ?让孩子再解释。我们知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你觉得你还没有明白孩子要表达的意思时,请给他再次的表达机会,这样,孩子觉得你真的愿意倾听,他的情绪会稳定下来,再次的表达也会更加清晰。

  ?承认你孩子的影响力。孩子一直想要确认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如果你承认他们对你是有影响力的,孩子会更加安心和平静,反之,他会易怒而没有安全感。

  ?聚焦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人格。当孩子在客厅大声喊叫,你可以说:“在客厅大声喊叫是不对的”而不是说“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客厅大声喊叫”,因为前者表明你不喜悦的是孩子的行为,后者则让孩子觉得你讨厌他这个小人,这会带来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认知。

  ?给孩子设置界限,让你的孩子感到安心。就像江河湖海没有堤岸,会泛滥成灾。孩子的行为也是如此,没有在一个界限范围内,就会失控,孩子不会形成自我控制力、意志和坚持力,这会导致孩子骄纵和任意妄为。

  ?让孩子知道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并解释。无论成人还是孩子,能很好地认识到后果就会更加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父母在孩子还没有发展好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能自己很好地分析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时,一是多创造孩子与人和事物接触的机会,让他去

  ?亲身体验和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另外就是多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行为与后果间的关系。

  (二)当双方情绪都在升温时: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会让大人也很心烦,他们哭闹,他们喊叫,这足以使父母发疯。但是,无论如何,双方毕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我们是成人,有发育完善的大脑和神经,有理智的思维,有自控能力,而对方是孩子,他们的大脑和神经还处于发育阶段,不能理性思考,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所以,我们要承担主导事态的责任:

  ?减少20%不必要的争战,生活会更美好。有时候大人陷于情绪中时,会和孩子在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上较劲,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时候,请您注意即时抽身,因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较劲会影响你在真正事情上的影响力,而这种过度的干涉会让孩子畏首畏尾,不利于孩子自信和独立的形成。

  ?坚持80%的原则,维护父母的权威。当然,因为孩子的幼小,我们父母在大部分事情上还是起着决定作用的。给孩子的自由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尊重孩子年幼的特点,给予过度的自由,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的。

  ?当你觉得受不了时,给自己时间先离开。当你觉得马上要失控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离开现场,去让自己冷静下来。

  ?尽量不要因为孩子不高兴而批评他。我们喜欢孩子天使般的笑容,受不了孩子撅起的嘴巴,绷紧的脸,这往往会让我们反感而去斥责孩子。可是这样就是我们在拒绝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是在逼着孩子去伪装自己或者压抑自己的心情。

  ?不要用太多争论来拖延你们的战争。如果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而你又了解到没有什么可以不去的理由时,确定这事是不能商量的,就不要再和孩子争论,只需要告诉他这是一定要去的,什么时间出发就好了,因为再多的争论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与其争论下去,不如即时打住。

  ?避免身体上的冲撞。有很多父母控制不住把孩子打坏的故事发生,请把不动手作为一个行为的底线。当情绪在心里的时候,就很容易行为失控,控制不住轻重,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爱的任何人受到伤害。另外,当孩子手里拿着一根小棍,他可能也会伤到人,你可以通过转移和承认孩子力量的方式来解决,如用冷静、温和又坚定的语气告诉他“请放下,你可能会伤到你爱的人。”

  ?对孩子的气话不要往心里去。当孩子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沮丧、伤心或失望,但是这时候请一定冷静地理解到,孩子们还小,还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清楚他的意思,所以没必要去在意。如孩子说“我讨厌妈妈”,她并不是真的讨厌你,她可能是讨厌你的权威和力量。

  ?深呼吸,放松后再清楚明确地讲自己的想法。真正有效地对话和交流是要建立在情绪平稳的基础上的,所以父母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请在情绪放松平稳的时候。

  (三)如何面对情绪强烈爆发的孩子?

  当孩子大发脾气,非常强烈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发脾气是一个重要的发育体验,父母不应阻止,而应合理地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小时候,情绪一直被压抑着,以后会更加麻烦,就可能会出现长大后没有父母的约束时的爆发,而那种爆发可能会伤害很多人。

  ?只要没人受伤,就让这个怒气自然平息。面对这种原始的情感,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来管理他们。你要用你的平静来让孩子安心,等待孩子的情绪过去后,再和孩子交谈。

  ?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怒气分开。虽然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孩子处于情绪中时,你再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就会使事情升级。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者短暂地离开房间去调控自己的情绪。

  ?试着通过身体的接触来安慰孩子。每个孩子在愤怒的情绪中时反应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希望被拥抱,有些想独自呆着。如果他让你抱着,抱紧他就对了。如果他反抗,只要不会有人受伤,那就让他自己呆着吧。

  ?不要恐吓孩子。“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关起来。”这时候,原来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你们又开始对“关禁闭”的事情开始新的一轮争斗了。

  ?对于长期处于情绪状态的孩子,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孩子经常大发脾气,持续几周几个月都没有好的办法,就请专业人士帮忙吧。

5回顶部

  四、如何向孩子道歉?

  当我们无法面对哭闹的孩子,无法控制他们发脾气时,我们就有了一种无助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足以触动我们情绪的“按钮”,会让我们说出非常后悔的话。

  事情发生了,后悔也没用,关键是勇敢的面对,那就是向孩子道歉,这会让自己走出自责,也让孩子能够学习到处理类似事情的办法,学会道歉。

  道歉策略:

  ?为你的行为道歉,而不是人格。“宝贝,妈妈不该说那些话,妈妈为这件事情向你道歉”。我们批评孩子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那么我们批评自己也不应该攻击自己的人格,我们深知道我们是爱孩子的,但人无完人,不可能做到完全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说时,先离开会儿。当你不好意思张口道歉,或者还沉浸在刚才爆发的情绪里,就请先离开会儿,让自己冷静下来。

  ?问你的孩子,“下次我应该怎么做来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请孩子帮你搞清楚你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并开放性地接受她的建议。孩子们会很开心听到父母承认他们的错误的。

  ?你也可以问,“下次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吗?”这样和孩子一起讨论双方下次都需要调整的地方,把一件糟糕的事情转向积极的方向。

  ?以后,尽量用玩笑的方式来代替过激的反应。虽然我们做错事情,可以道歉,但还是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伤害。可以试试,当你要几近发脾气的边缘时,大声地笑着说“你想把我搞疯吗?” 这会让孩子认识到他目前的行为会让你很火大,同时,也可以缓和气氛,不至于又对抗起来。

  ?没有哪个父母是完美的,从错误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进。想想什么事激起了你的情绪,也想想你做的好的地方。和你的朋友聊聊,向他们请教一下,不断地调整。

  五、如何与孩子谈判?

  有孩子的生活里,充满了谈判;谈判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建设性的处理冲突,并与人他人相处;谈判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当父母在谈判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受挫感时,谈判技巧就会下降。

  谈判策略:

  ?以协商开始而不是争论。只所以产生谈判,是因为孩子的自主意识,他们想要独立,想要控制事情的发展,那么我们和孩子谈判就要注重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就要注意措辞,用一种能满足他控制和独立需求的方式来提出建议,他将更乐意听。如说,“你愿意收拾这些盘子和勺子吗?”你极有可能就得到了合作,而你说“现在收拾桌子”,反倒不会获得合作。

  ?让你的孩子参与进来。“你觉得你要准时上床睡觉,还能看几分钟的书?”“你觉得你打我应该有什么后果呢”这样的询问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

  ?解释你自己的观点。很晚了,你要带孩子离开家盒子,你可以说,“我们不得不离开了,因为我得做晚饭了。”如果你的孩子说,“我不饿”。你可以说“但是我饿了,你奶奶也饿了。”这样,进一步的解释会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的决定是怎么产生的,而更容易顺服。

  ?谈判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与孩子谈判,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而是要找到让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

  ?用适龄的方式和孩子谈论问题。我们在和孩子谈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如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他们有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很好地讲道理和沟通,如果他不愿意吃某一种蔬菜,你可以说,“那你想吃什么蔬菜来代替呢?”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太容易通过讲道理来沟通吃饭的问题,那你就要考虑怎么把饭食做的好吃和诱人,也可以通过讲吃饭的故事、自己香甜地吃饭和游戏的方式来示范引导。

  ?当你在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情绪激动时,就不要和孩子谈论任何事情。据研究,当情绪很大的时候,谈判技巧就会戏剧性地下降,说出的话或做出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有时让你的孩子赢一下。总是在谈判中输掉,会让孩子有挫折感,偶尔的让步,会让他更乐意在下次接受你的意见。

  ?记住,你拥有最终话语权。有些事情是不能谈判的,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和健康的事情时。但一定是要在充分地倾听,公平的前提下。

  六、父母与孩子交流策略回顾

  ?暂停,倾听,以充分考虑并尊重孩子的需求。

  ?通过孩子的眼睛来看问题。

  ?给孩子表达不良感受的机会。

  ?对孩子说的话要做出反馈。

  ?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

  ?让孩子愤怒的情绪发泄出来。

  ?不要和孩子讨论所有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健康和安全的问题。

  ?在给出自己的建议前,先要了解到孩子都知道些什么。

  ?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选择地战斗,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当你做错了,要向孩子道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变化应对措施,保持幽默的心态,以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学习一门新语言并不容易,至少改掉口音就很难……但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会成为他们的母语。”虽然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完全采取积极有效地交流“语言”和我们交流,虽然我们学习这种“语言”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学习到了这种新的交流“语言”,那么孩子也会从我们身上自然地习得这种“语言”,而它又会传递给我们孩子的下一代。实在是意义非凡呀。

  建议大家录下与孩子日常交流的声像,以便于回放,即时纠正,请相信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祝愿大家都能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善于交流的孩子!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