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早教观念大碰撞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6-12 09:27
1回顶部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最近几年,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越来越认识到0~3岁早期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各种早教机构的出现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不要把3岁以前的孩子送去早教,家长们本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各种早教机构又有着风格迥异的办学理念,或多或少也让他们无所适从。

  现象:起跑线提前到孩子出生之前

  “一辈子就生一个孩子,当然得保质保量。”在某早教中心,一位孩子才6个月大的妈妈表示,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铆足了劲把这根起跑线提前到孩子出生之前。

  由于缺乏育儿知识,又不太相信老人家的传统经验,她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买书买碟做功课,还要做孕期瑜伽,以各种方式进行胎教,孩子出生才5个多月,她就开始到早教机构上亲子课。

  从8个月就带孩子在早教中心上亲子课的一位妈妈说,书上写着婴幼儿具有着神奇和巨大的接受信息和学习的能力,上早教班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接受科学的启蒙教育,即便多花一些金钱和精力,怎么都是值得的。

  疑惑:孩子这么小真能学到东西吗?

  “儿子1岁1个月了,想送他去上早教课,可是这么小真能学到东西吗?”对家长们来说,这样的顾虑也是常见的。更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孩子上学以后的事情,3岁以前的孩子只要让他吃好睡好玩好就行,与其送去早教班,还不如在家里多添置一些玩具

  对此,早教专家表示,父母对待早教的态度可能应该更科学一些。比如,很多家长都迫切地希望早教班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明确孩子能学到什么。于是上了早教班,父母感觉就能一劳永逸了。这个想法跟早教班的理念还是不一致的,父母带孩子上早教班,能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跟孩子沟通,更有方向地培养孩子的潜能。这才是早教最重要的意义。

  早教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在指导师和家长的配合下,通过一些游戏等方式,丰富孩子的体验,共同开发宝宝的潜能,因为潜能是孩子未来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平台。

2回顶部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妈妈说法

  吴妈妈(女儿如今3岁,已经进入幼儿园)

  我女儿是在刚过1岁的时候送到红黄蓝早教中心的。当初决定让女儿上早教班是因为觉得她胆子比较小,很怕生。想到早教中心去多接触小朋友,锻炼胆量,也没想过她在早教中心能学到什么知识。

  到早教中心上亲子课一年之后,感觉她爱说话了,见了人也会主动打招呼。今年9月份她上幼儿园了,现在她在班上很活跃,而且还会像一位大姐姐一样照顾其他小朋友,幼儿园老师也很喜欢她。我感觉这跟她上过一年的亲子课有比较大的关系吧。

  陈妈妈(儿子一岁半,会背好几首唐诗,没上过早教)

  我家宝宝出生后就主要是婆婆带。婆婆是退休的小学老师,我的宝宝虽然没上早教班,却一样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我和婆婆便有意识地教他念童谣,并播放一些唐诗给他看。现在长到一岁半了,已经可以背下好几首唐诗,现在我们又买了一些有声读物,教他背唐诗和认字了。

  早教观念大碰撞

  快乐至上VS全面发展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是许多家长的愿望,他们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也有一些人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舍不得让孩子有一点点约束和委屈。让孩子快乐的主题掩盖了一切,于是有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就背负上学习的重担。

  在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的家长中,也有不同的目的。有人更多的是想让孩子有个玩伴,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和交流。也有一些家长希望,早教机构能用游戏的手段使孩子们在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增长见闻,为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小编点评:许多家长比较重视宝宝能够得到知识性的获取,心态比较急,比较倾向于干预宝宝独立去探索外部世界的权利和方法,以为早教中心和幼儿园一样,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教育模式。

  国外的家长比较重视宝宝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宝宝的个人发展。家长的攀比心理或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会相对没那么强烈,而且能够比较耐心和富有激情地支持宝宝的进步。

3回顶部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学习知识VS 激发潜能

  当孩子学会了一首童谣或是唐诗,又或者可以数数了,每一丝丝进步都让家长由衷的欣慰。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看作是超前进行的学校教育,他们感觉如果早教让孩子能够认字、背诗、阅读、学到特长的话,那么早教的成效便初步显现了。

  也有一些人不太注重这些“填式”知识的获取,觉得在早期教育阶段单纯地追求知识是片面的,早教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认知和学习习惯,这比单独学习知识和技能重要得多。

  小编点评:通过游戏的形式去丰富孩子的体验,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在指导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共同开发宝宝的潜能。

  教家长VS教孩子

  “当带孩子到早教中心上过几次课以后,便感觉有许多环节其实一再地重复,这样自己在家利用光碟教孩子也行了。”一位上早教班体验过几次却最终没有选择报班的母亲说,感觉早教中心也就是带孩子玩玩而已,还不如自己在家里教。

  小编点评:可以说,早教班就是一个由家庭和孩子组成的一个小社会。早教面对的是两个主体,一个是父母,让爸爸妈妈学会如何跟宝宝沟通,通过课程来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以便他们从容自信地面对孩子的成长;另一个才是宝宝,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安排的课程设置,能够在快乐的游戏中,让孩子智力得到发展、社会性得到体验的机会。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