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校园手机族低龄化 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

作者: longying 出处:pcbaby 2010-11-03 11:53
1校园手机族低龄化回顶部

校园手机族低龄化 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但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学生到底该不该使用手机,这个问题年年困扰着中小学的管理者。

  国庆期间,手机市场迎来旺季,学生又一次充当消费主力军。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或者经不住孩子纠缠,给孩子买了手机,但部分学生自制力不强,喜欢玩手机而无法专心学习,令老师和校方头疼不已。

  清远市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校内使用手机采取了限制和禁止的措施,一经发现立即没收,但是有的学生竟以“不给用手机就不上学”相威胁;有的家长因此责怪校方:“没了手机,学校要负责孩子在校期间的安全。”

  小学三年级开始用手机

  随着生活平的提高,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学生拥有手机也不再是个别现象。记者在清远市内一些中小学生中随机调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手机一族”,且年级越高,拥有手机者就越多。

  “我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手机了。”放学后,清城区大观小学六年级的小文和两同学结伴而行,小文告诉记者,他们班有50人,带手机的大概有10多人。

  家长换新手机的时候,旧手机不舍得扔,有的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小文三年级用的手机便是父亲给的。谈及为什么要带手机,他说主要是可以与家人随时保持联系。这时,旁边一同学脱口而出:“讲笑(开玩笑)吧,他是用来‘沟女’(追女同学)的。”

  商家推出宝宝用“傻瓜型”手机

  爱尔兰一家手机公司推出的这款萤火虫手机是为较年幼的孩子设计的“傻瓜型”手机,哪怕只有4岁的宝宝也能玩转它,因为手机只有5个键,除了开机键、关机键和方向键(功能键),最重要的两个键是可以直呼妈妈和爸爸的。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10月胎教:该做和不该做的那些事

给宝宝选早教,切莫入这三误区

最适合2-3岁宝宝的5个识字游戏

推荐!让妈妈感动落泪的绘本

6大妙招,与幼儿园老师巧沟通

记录与宝宝知库的精彩瞬间,赢4980元大奖!

第1页

2课堂玩手机,老师很头痛回顶部

 校园手机族低龄化 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课堂玩手机,老师很头痛

  曾有媒体报道,武昌一初二女学生半个月发四千条短信,严重影响学习。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走神,有时老师提问,她都浑然不觉,几经提醒也未见改正。老师只得将其手机没收,并请家长来领走。家长翻看手机短信时发现,两周时间内,孩子的手机里存了近4000条已发送短信。而短信时间显示,她常在上课时段不停收发短信与人聊天,有时通宵聊天不睡觉。

  手机干扰课堂影响了正常教学,让很多老师都十分头痛。城区一位班主任说,他上课时也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痴迷发短信、玩游戏。从某个角度讲,学生用手机发短信是因为“一对一”手法较为隐蔽,一些在校生迷上短信后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采访中老师们均认为,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不能容忍的。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频于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

  在城区一中教书的王老师也深感无奈,由于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因此当教师没收学生手机后,常会招致家长和学生的反感,甚至一些家长直接找到校长“说理”。没了手机,老师就得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晚修放学后的人身安全,“其实这些比上课教书更费劲,说白了,老师就是一个24小时的保姆, 压力很大。”

  学校严查,学生偷用

  多位学校领导者均表示,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主要担心影响学生学习与教学秩序。  清远小学和初中基本上都明文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一经发现当即没收,由校方保管一个学期,或者让家长来领。而事实上,学生对此普遍不怎么“感冒”。他们称,手机就是方便联络,学校明着查,学生就偷着用,并且对利用手机玩游戏、上网看电影、听歌、短信等也并不讳言。就在前不久,与小文同校的一个同学因学校不让带手机而闹脾气,一度扬言不去上学,令家长和老师倍感头疼。

  对于高中生,在手机管理方面,很多学校主要采取限制的措施,禁止在教学区使用手机。清远市一中叶主任告诉记者,该校禁止学生在教学区使用手机,一经发现便会让家长亲自来领,同时他表示,高中生学习任务比较重,担心学生自制力不强,因此也不提倡学生在宿舍使用。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10月胎教:该做和不该做的那些事

给宝宝选早教,切莫入这三误区

最适合2-3岁宝宝的5个识字游戏

推荐!让妈妈感动落泪的绘本

6大妙招,与幼儿园老师巧沟通

记录与宝宝知库的精彩瞬间,赢4980元大奖!

第2页

3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回顶部

 校园手机族低龄化 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支持反对声各半

  事实上,多数学生都希望能拥有一部手机,除了联系方便之外,或因攀比或因虚荣等,不少学生因此缠着家长给自己买手机。而学校则一贯主张学生不宜带手机进校园,并以没收作为惩罚。中小学生是一个纯消费群体,主要经济来源靠父母等亲人提供,禁或不禁,家长的角色相当重要。记者调查发现,清远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手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坏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

   家住旧城的陈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她暑假就给16岁的女儿买了一部手机。

  刘妈妈也说,有时父母与孩子产生隔阂,当面不好说的话,可以在电话里说或者通过短信说,这样对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很有好处的。

  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现实生活中手机有时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王先生暑假期间给今年升初一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王先生只得收回手机,为此父子俩还大吵一架。

  “24小时离不开手机。”一位家长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吃饭洗澡都要带着手机,甚至做作业的时候还把手机放一边,时不时斜眼一瞧。有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

  许多家长普遍认为,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存在较广泛的社会交往,即使有少量的通讯联系,不少校园已有公用电话,一般不会误事。

  手机扰乱教学秩序

  “手机滥用对教学秩序影响很大。”清远城区多位学校负责人对记者说,如果长时间沉迷手机,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塑造。

  他们认为,中小学生是一个纯消费群体,主要经济来源靠父母等亲人提供,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无形之中培养奢侈攀比之风,不利于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目前手机多带有看电影、上网、游戏、听歌、短信等功能,难免导致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上课无心听讲,课外沉迷于手机中。此外,手机已成为考试作弊的主流手段。

  一所小学的负责人说,目前多数小学都使用了联系卡等家校联系方式,如果仅仅是为了方便联系给学生配手机,是没什么必要的。

  另外,对于部分家长认为学生用手机比较有安全感一说,他表示不能认同,“学生用手机,说不定还可能成为歹徒攻击的对象。”所以该校也禁止小学生使用手机。“有的家长往往忽视了学校在管理手机上的难处。”他表示,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有时只能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10月胎教:该做和不该做的那些事

给宝宝选早教,切莫入这三误区

最适合2-3岁宝宝的5个识字游戏

推荐!让妈妈感动落泪的绘本

6大妙招,与幼儿园老师巧沟通

记录与宝宝知库的精彩瞬间,赢4980元大奖!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