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胎教常识 > 正文

胎教音乐的选择--1/f波动理论

作者: PCbaby 2008-08-16 13:40

  物理声学与生理声学的基础

  国内有学者对声音能否传到孕妇的子宫曾作过研究,结果表明:低于1KHZ的声波衰减不大,容易地透入腹中。部分实验并与“B超”同步进行,当体外声音突然停止时,观察到了胎儿胎动现象。这证实了体外的声音传入了体内,并被胎儿所“听到”并做出了“应答”。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胎教”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胎教音乐的选择--1/f波动理论

胎教音乐的选择--1/f波动理论

  心理声学及音乐心理学的基础

  近代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音乐能激励人的情绪,音乐由人脑的右半球主使,而右脑开发得越早就越能增强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从胎儿能感知声音就对其施以音乐的激励,让小生命在无忧无虑的条件下接受“启蒙教育”,这对提高我们后代的智力和素质大有好处。

  选定节目的理论基础

  研究还表明:只有符合1/f波动的声音才能带来有益的刺激,并通过听觉中枢传导系统作用于大脑,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变下丘脑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内分泌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使机体保持在极性状态。自然界中诸如大海和波涛,瀑布和溪流,微风轻吹的声音及一些鼓乐,经典名曲等,听到这类声音能使人心情坦然,给人以一种无形的抽象安慰。这就是"1/f波动理论"。

父母选择音乐胎教的理由   音乐胎教最好少用传声器   音乐如何在胎教中起作用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