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孩子为什么会有“退化行为”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1-10-20 16:29

  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小班时已经学会独立吃饭了,并且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但是到了中、大班后反而变得逐渐“不会吃饭”了——吃得很慢,并且吃的时候到处撒饭菜,最后幼儿园老师或家长忍无可忍,只好每餐都喂她。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退化行为”呢?

  婴之杰早教总部育儿专家韩老师认为,出现“退化行为”是孩子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当孩子使用种种方法都得不到老师或父母的关注或爱后,他们的这种“退化行为”反而轻而易举地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关注和爱。

  婴之杰早教韩老师介绍说,要知道,孩子要求受到成人的关注,这不仅是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采用自我表现等积极的方式来引起成人的关注,迫切希望成人们对他的作为做出认可和称赞,并从中获取宝贵的自尊和自信。然而一旦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受关注时,就可能产生自卑或微不足道等负面感觉,并进而做出一些在大人们看来异常“怪诞”的举动,如拒绝吃饭、人来疯等。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给成人发出这样的“信号”:我不想受到冷落。

  4岁多的小阳是个既懂事又乖巧的小男孩。然而,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小阳就令人吃惊地一反常态。比如,在他表姐的生日宴会上,当客人们纷纷向表姐送上鲜花、糖果、玩具等生日礼物时,他故意大喊:“我肚子痛死了!我肚子痛死了!”接着还在地板上打起滚来!闹得客人们不欢而散。韩老师说,这些“胡闹”都是小阳对自己不受关注的反抗,其“潜台词”可能是:如果大家还不把我当作一回事,我还会闹得更凶!

  因此,当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行为时,成人应对自己进行反思,想想是不是由于工作或其它原因过于冷落了我们的孩子?如果是,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以适当的关注,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