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3-22 09:07
1回顶部

  孩子说话晚,父母都会很着急。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科学地来看待这件事。

图片来源于CFP
图片来源于CFP

    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而智能上有所欠缺的孩子也可能不会说话。大多数说话晚的孩子,智力都是正常的。一个孩子如果在各方面发展都明显地慢,才能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低能。智力低能的男孩大约39个月才开始说话;女孩大约37个月以后才开始说话。但这还取决于低能的程度和后天环境对其影响。轻度低能的孩子在环境影响下是有可能赶上正常婴儿。孩子到4岁在说话方面还严重落后,那通常表明在其它方面也有问题。 

  二、家庭原因。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一个家庭中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交流也有可能造成孩子语言分辨能力的困难。另外,父母少言寡语,或对孩子有求必应,以及监护人变化太快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不说话。

  三、心理原因。如父母在教养方法上有问题,对孩子要求过严,造成心理压力;对孩子不够关心,使说话能力受到压抑;家庭气氛紧张;精神受过刺激不愿开口。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孩子防拐骗,学会识别5种陌生人

4步骤慢养法,养成高情商宝宝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2回顶部

    在此,我们建议年轻的父母:

  1、要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家长要耐心听孩子说话,并且要积极引导孩子说话。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

  2、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尽量少用手势或表情,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观点。对孩子的要求家长可以延迟满足,让孩子清楚表达好自己的要求后,回报孩子以鼓励性的微笑和言语。

  3、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每天最好有固定的时间训练孩子说话,尽量选择气氛较轻松的时间,以免孩子太紧张,每次时间不一定很长,但应每天都坚持。不断地扩展儿童的生活范围或经验,可以常常带他去各种公共场所,以增加他的感官经验。创造孩子与小朋友社交的环境。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既快乐,又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每天,尽量抽时间给孩子念童话故事,当然需要选择孩子喜欢的童话或故事,对于孩子要求反复讲相同的童话与故事,则应尽量地满足。

  总之,幼儿期间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教孩子学习语言,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他多看、多听、多读、多写,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孩子防拐骗,学会识别5种陌生人

4步骤慢养法,养成高情商宝宝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