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专家支招独生子女教育5大误区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7-13 09:28
1回顶部

  多子多孙,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祝福。近日,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接受采访时称:广东已正式向国家提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试点的申请。主要原因是,广东多年保持在低生育水平,老龄化人口增多,子女养老负担太重。这一举措希望能使父母们“多子多孙”。

  在全球“少子化”的时代趋势下,现阶段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中国许许多多家庭的希望,是许许多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宝贝。但是,一提到独生子女,映入大家脑海的就是:自私自利、过度依赖父母、任性、娇生惯养、逆反心理强等等....为什么会这样?独生子女天生就是这样吗?其实小孩子的各种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多的关系。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做法。

  教育误区一:过度补偿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做伴,好可怜啊。在家中没有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周围的大人也经常带着同情怜悯的眼神或口吻看着小娃,然后说:“你好可怜哟!怎么都没有人陪你玩?”

  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怜自怨起来,当带到校门口之前,他们紧搂着大人就是不肯进教室;当看到心爱的玩具,哭着要买就是要买,孩子的心里已经起了变化,那种感觉就是:“我很可怜,你们应该补偿我。”

  想想看,在这样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独生子女怎么不会不断的在你面前吵闹呢?

  建议:独生子女并不孤单。如果他们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系良好,一样可以享受到团队做伴的互动。大人们要改掉“可怜”独生子女的心态,换一个正面“平常心”的感觉来和他们互动。越是一般性地教导孩子,越是正常化地建立游戏规则,独生子女在“一视同仁”的感觉中,反而更有自律性、更有自我期许,才不会觉得爸爸妈妈对他(她)有所亏欠。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父母最爱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做宝宝“快乐玩伴”的四大秘籍

父母和宝宝都爱的英文儿歌大全

不一样的虎妈:孩子就该自由!

2回顶部

  教育误区二:过度呵护

  面对唯一的宝贝,父母总是提前打理孩子的一切事情,独生子女得到磨练的机会少之又少,越来越不能吃苦。

  小宝是家中独子,今天五岁了,就读于一家幼儿园的中班。在班里,别人都喜欢称他为弟弟,并不是因为年龄小,而是因为他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帮忙。扣子不会扣,衣服总是穿反,吃饭还需要老师喂,否则满桌都是饭。父母也知道小宝在学校的情况,但是在家里还是对其百依百顺。

  建议:不要让孩子太依赖你了。孩子以后亦需要走向社会,融入集体。不要让他后才成为集体中的那个“特例”。在家中,孩子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自己喝水,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不要怕耽误时间,不要怕孩子浪费的那些粮食。家是锻炼孩子能力的好地方。另外,平时让孩子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及时表扬。这样你的孩子会越来越讨人喜欢的。

3回顶部

  教育误区三: 过度权威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只有一个孩子,但是有些家长却从来不娇生惯养,让孩子有错必改,绝不姑息。久而久之,家长也进入了一个怪圈。有的父母习惯用教训的口吻、负面的语词来责怪孩子。当孩子有极深的挫折感,忍不住地想解释、想争辩时,父母又认为孩子不听话、孩子顶嘴了,又是一轮教训。这样就都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父子之间的战争不断。

  建议:父母严格要求孩子,不对其娇生惯养,这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在教育孩子时,大人们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同时还要拥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当面对问题时,弯下腰来和孩子面对面交谈。帮助其改进错误,这样,独生子女就不会用“顶嘴”或“不理不睬”的方式响应。

4回顶部

  教育误区四:过度包容

  小孩子都会有小脾气,也都会做错事。不要太较真,长大就会好了。相信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心态,过度包容孩子的一切错误。

  有对夫妻曾碰到困扰,他们念小学一年级的女儿非常娇纵,妈妈的说法是:“女儿从小长得漂亮可爱,我丈夫把她当‘公主’宠爱,什么都依她,有时候女儿打他,他还笑嘻嘻地无所谓;我要管女儿时,爱人还跟我吵架,说我管太严了。”

  “公主”的爸爸一脸懊恼地告诉我:“女儿小时候真的很可爱,嘴巴又甜,她如果犯错,我都不忍心罚她,但是现在长大了,她变得任性,讲话口气又很凶,让我们夫妻俩都很头痛……”

  建议:父母在教养独生子女的过程中,不要毫无原则地“让步”,独生子女一样可以学到“尊重”和“分享”。一般而言,孩子的任性行为,为人父母也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有时候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特别宝贝,以致孩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等到孩子的偏差行为出现了,才懊悔莫及啊!

  为了避免孩子任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团体活动,例如:在公园的游乐区、在书店的阅览区、在同事聚餐的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等等,让孩子学会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学到分享的方法和经验,那么,孩子的热忱、开朗、积极、创意、合群……各种优良的个性特质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了。

5回顶部
 

  教育误区五:过度干涉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唯一的宝贝。为了他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对其的一切行为都过度干涉,过多的干涉就成为限制。

  孩子放学后想和伙伴们一起在外面玩。不行!你要回家写作业,功课更重要!

  孩子想买一个喜爱很久的玩具。不行!这个玩具不适合你玩。

  孩子想妈妈端菜。不行!饭菜很烫,不要帮忙!

  家长对于孩子的限制多于信任。对孩子过分限制,把孩子的行为决定权控制在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决定,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强,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他就会越来越频繁地感到孤独。他做什么事情都觉得不行,因为孩子还小。但是,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或许就能做了。成年人对孩子成长所做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代替。

  建议: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或许就能做了。成年人对孩子成长所做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代替。父母的责任在于不断地发现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主动。放心让孩子去飞吧,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