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讲故事培养孩子勤劳品质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7-01 17:07
1回顶部

0

    精彩推荐一:

5

点击进入故事吧

6

点击进入故事吧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的故事:从前,有个农夫得了重病,请了好几个医生都治不好。农夫没有钱留给孩子,很担心孩子们不勤劳没有饭吃。农夫很快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了自己的床前。“孩子们,我在葡萄园里给你们埋下了很多钱。”农夫虚弱地说。说完农夫就死了,孩子们马上拿着犁头去葡萄园里翻地。第一天,他们把整个葡萄园翻了一遍,没找到。他们找了很多天,把地挖得很深,还是没找到。最后,由于土地经常耕种,他们的葡萄长得非常的好。孩子们将葡萄卖了很多钱,也懂得了父亲说的那番话的意思。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是人们的财宝。

    推荐理由:故事中,孩子以为父亲给他们在葡萄园里埋下很多钱,就拿着犁头去葡萄园里翻地,最后宝库没有挖出来,但孩子们终于明白父亲的苦心:勤劳才是最大的宝库。

    实际运用: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形成“家中小事要帮着做”的观念,引导孩子成为家中的小帮手。在平时做家务时,爸爸妈妈可以适当发扬点“民主”,让孩子一起参与,帮父母拖拖地、洗碗筷、倒垃圾等家务,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和孩子上街或散步的时候,借助适当的时机,让孩子为社会做些简单的小事:大街上伸手帮助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公园里弯腰拾几张废纸……有时虽是孩子的举手之劳,但长期下来,就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美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回顶部

    精彩推荐二:

7

点击进入故事吧

8

点击进入故事吧   

    愚公移山的故事: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 智叟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愚公说: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可以搬。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 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

    推荐理由:故事中的愚公想把门前的两座大山移走,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但由于愚公很勤劳,和全家人一起一点点地搬动大山,始终不放弃努力,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愚公搬走了大山。愚公移山的精神能很好地激励孩子养成勤劳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养成勤动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品德。

    实际运用:爸爸妈妈要在生活中让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铺床叠被、洗袜子、洗手绢、理书包等等。另外,如果孩子做起事情一时没把事情做好,爸爸妈妈要改变“孩子干不好,不如自己做”的观念。因为爸爸妈妈越不让孩子学着做事情,孩子也就越不会做,也不想做,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劳动习惯必须有一个培养过程,今天怕麻烦,明天的麻烦会更多。爸爸妈妈要多点耐心,从旁指导孩子让孩子从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开始,从小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