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 正文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2011-03-14 11:05 甄俊俊 A+

  地震发生,旅居东京的贵阳人曹沛冲到幼儿园,三岁女儿第一句话是:“妈妈,我们又搞抗震演练了”孩子们每个月都会演练,灾难来临情绪稳定。

  曹沛一家在日本东京生活。地震发生时,她所在公司的玻璃都被震碎了,她和同事们一起跑到楼外的空地上避难,但即便站在平地上仍然感觉颠簸得厉害,站都站不稳。随后,她赶紧跑到幼儿园接三岁多的女儿璨璨。一进幼儿园,就看到老师已将孩子们全部领到操场坐着,还分发了饼干,璨璨看到妈妈,举起手中的饼干,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天我们又搞抗震演练了,好好玩哦。”看到女儿安然无恙,曹沛终于松了一口气。曹沛说,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抗震演练,所以地震发生时,小朋友们以为不过是习以为常的“游戏”,而老师也都没告诉孩子们是真的地震,所以孩子目前情绪非常稳定。

日本临震不怕,从幼儿园开始的抗震教育

  在日本国内,从幼儿园里五六岁的孩子开始,每个学期都要接受专业的地震知识辅导与培训。老师会在活动的时候详细地介绍地震的起因,中间的过程以及造成的影响等等。更重要的是,老师们会现场告诉学生们,一旦发生地震,学校里面哪里最安全,学生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如何躲避等等。在日本,政府有明确规定,一旦发生地震,市民要立即前往附近最近的学校,“一是那里比较空旷,二是学校的建筑质量最好”。

  日本是个多灾的国家,日本幼教5大领域,第一点就是“爱惜生命,体贴关心别人”。徐晓教育体制一贯性的目标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生存能力”。日本幼儿园几乎每个月都有避难训练,除了火灾和地震外,近年又增加了防御歹徒的训练。曾有报道:1995年日本关西地区大地震,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子,能把母亲从倒塌的废墟中救出来,自己也安然无恙。原来她就是按在学校里学的避难程序做的。难怪日本的孩子在夏令营中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知道如何保存体力,知道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把水喝光。日本的防震训练总是跟防火联系到一起。因为日本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木制结构的,容易燃烧。幼儿们脑袋上戴着防震用的棉套,每个棉套都是耐火的,所以很重,幼儿戴上以后必须学会奔跑,而且是聪明地奔跑,躲开厨房的煤气跟水管,一直往建筑外的空场跑。每年的防震训练都缺不了这个最基本的项目。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1955年至2004 年的59年里,日本共发生了210次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日本在地震中遇难人数却仅占世界死亡人数的0.4%左右。日本中小学学生在地震中伤亡比例更小。发现在这近10年里,日本共发生了里氏6. 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不仅如此,181所灾区中小学校舍还担负避难所功能,仅地震当日就接纳了40315名灾民。

  日本为什么能将“地震大国”变为“减灾大国”?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日本人临“震”不乱的心态,除了人们常说的日本财政防灾预算比例大、日本地震速报系统先进之外,还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文章导航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看完请别哭…

万名三甲医生 用心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胎儿每周发育过程图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相关文章频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