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科学实验:
心理学家曾用猴子做过试验。用两个假的母猴作代替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圆筒及其外面一层柔软的毛巾组成的“布母猴”。结果发现小猴子与布母猴产生了依恋的关系,而金属母猴却没有得到小猴子们的依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身体接触是否舒适决定着孩子是否产生依恋。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也能看到:动物也需要舒适的身体接触,动物也有“皮肤饥渴”。而人呢,更是存在着这种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孩子们的所 “恋”之物都是那些比较柔软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不良同质促进
危害指数:★☆☆☆☆
发生时段:入园中期以后。
典型现象:辉辉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可自从进了全托之后回到家总是喜欢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要这要那。如果家长不同意,辉辉就大哭大闹:“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买!我也要!”一向听话的辉煌入托竟便变得爱攀比起来,这令妈妈困惑不已。
专家解释:
发生机制:幼儿和成人一样,在学校里他们伙伴间会形成社会促进,以便形成共同价值,减少因个人价值引发的冲突。在行为和价值认知养成上,行为主义强调的环境互动可以解释全托的不良互动。
寄宿制幼儿园的学生成分和其他寄宿制学校一样,在生源上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无论幼儿园以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来策划教学,生源基本上是在家比较调皮、家庭忽略教育或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调皮的孩子有先天的特质,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来塑造的。但在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和追求既得经济利益前提下的全托幼儿园,学校的控制方向难免会发生偏离,这在客观上默认了学生间不良行为的存在。
构想并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是他们的天性,在学习上他们彼此相差很小,于是他们把炫耀的目标指向财富的占有和支配方式上,彼此相互攀比。那些被欺负和感觉到有压力、没有谈资的同学就被迫构想,时间长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否真实。为了维护自己优越感,他们彼此促进,逐渐脱离学校的控制目标。集中体现调皮在孩子身上在对别的孩子的肢体侵害和对学校管理的违抗上,这方面也存在同学间的不良相互促进。
表征预测:过度消费,霸道,自卑或厌弃家庭,嫉妒和敏感,在校行为取向不在学习上,参与违纪团体。
小贴士:
全托托出的心理心理危机还有很多,它们只有在幼儿园以后才会发生。但全托的经历并不是与以后的心理危机一一对应的,这个经历和个人特质一起只是必要的条件。统计学上的心理疾患可以解释这两个条件,社会文化的评价可以解释全托经历。
全托不应成为家长逃避教育责任的一种方法。虽然孩子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有良好的育幼教师照料着,但是父母们的关爱和呵护同样不可缺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和老师一起为孩子营造心情舒畅、情绪放松、无忧无虑的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