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该如何归途?

2008-11-26 16:07 佚名

迷路的孩子该如何归途?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作为犯罪主体,青少年他的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因素,我认为大概有三个:一个是心理的原因,一个是生理的原因,另外是偶发的因素。从心理的因素来说,因为学生,尤其青少年,他始终是在学校和家庭这两个环境中长大,年龄层次很低,判断能力很低,自治能力很低,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当个人的权益受到伤害,自我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容易造成一些过激行为。从生理因素来看,这是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他有很多的需求,如果这个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正确引导的时候,也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前两年发生一个案件,两个13岁的男生在家里翻出了父母的黄色录像带,看完之后就把邻居的一个小女孩强奸了。第三个是偶发的因素,就是社会对他造成了一定的诱因,比如他在路上走着,发现了一辆汽车,窗户没有关死,里面有钱,这时候他的潜在因素要起作用,这就使他产生了违法犯罪。比如他想去上网,没有钱了,突然看见家里有钱,他就在家里开始进行一些偷窃行为,这三个因素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环境的诱发来说是主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来说,就比较复杂,我认为可能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第一就是身边教育的缺失,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从家庭教育来说,孩子最重要的影响来源就是家庭,孩子在家中生活的时间长,容易潜移默化的受到家庭影响。如果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失和、失德、失才、失教。什么叫失和,就是这个家庭解体,这个家庭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缺失,单亲家庭。失德就是这个家庭父母不能做出榜样的问题,自己在道德方面就存在一些问题,就让孩子受到一些影响。失才是作为父母来说文化层次很低,他自己就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正确引导孩子的能力。失教就是说孩子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缺少管教,缺少教育。我觉得“四失家庭”容易对孩子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另外从学校来说也是这样,因为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很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全面地贯彻落实,这种应试教育的条件之下,少数学习好的孩子得到了学校的褒扬,学习不好的一些孩子,往往就被忽略了,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得不到同学的尊重,得不到家长的认可。这种情况之下,往往就破罐子破摔,就容易造成一些违法犯罪或极端的行为。我觉得第一个客观因素是教育的原因,第二个客观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家庭收入多了,但是社会阶层也逐渐开始分化,收入差距逐渐地加大。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就很容易受拜金主义的控制,这样他就要找一个方法来满足自己,就可能去实施抢劫或盗窃。往往是社会的差距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差距。

  最后一个我觉得可能作为客观因素的就是文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西方文化对我们现在青少年的影响。第二个是网络的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价值迷盲,信仰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产生极端的行为或犯罪行为。我觉得这三起学生暴力犯罪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该找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推荐阅读:女儿进厕所 陈可辛转开身子   林忆莲:曾借床照对女儿性教育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