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十一宝宝的表情
根据“表情+哭声”的组合,
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宝宝的心情。
宝宝为什么哭?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理解对方的心理、感情。但是,仅凭对方的语言,有时我们很难了解其真正的心情,所以,我们会从“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眼神”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最后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来推测对方的真正心情。这是我们大人之间交流所使用的方法,尽管如此,最终还难免产生误会。那么,当对方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恐怕他们的感情就更加难以理解了。
关于婴儿感情的发育,目前说法不一,不过各种说法之间的差异也不算太大,只是时间上多少有些差异。总的来说,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具有“愉快”、“不愉快”、“吃惊”三种感情。其后的几个月里,在“不愉快”的感情中,会分化出“愤怒、恐惧、漠然的生气”以及“难过”。
出生后6个月左右,婴儿就会产生“愤怒、恐惧、难过”(不愉快)和“高兴”(愉快)的感情。此时,宝宝的愤怒中已经具有攻击性的因素,恐惧中已经具有逃避性的成分,这两种感情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界限。
◎宝宝的表情不会说假话
为了弄清婴儿到底是何时产生感情的,我们进行了一项根据表情读取感情的研究。以婴儿双眼连线的中点作为xy坐标系的原点,然后测定眉头、眉中央、眉稍、鼻孔外侧、眼内侧、外侧、眼上端、下端、口上端、下端、内侧端、外侧端的坐标。
首先,人类的基本感情,包括“喜”、“怒”、“悲”、“恐”、“惊”五个要素。
拿婴儿来说,各种感情都有独特的表情特征,例如“喜时嘴角向上”、“怒时嘴巴变宽”、“悲时嘴角向下”、“恐时眉稍向下”、“惊时眼睛的纵向宽度变大”(育儿经验丰富的母亲,可以通过宝宝的眉毛、眼睛、嘴巴等器官的细微变化,推测到宝宝的感情变化)。
◎表情+哭声+状况
也许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应该把内心的感情表现在表面上”,但是,当我们走向成年,步入社会生活后,却学会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尤其是日本人,更善于隐藏真实感情。
关于这一点,宝宝却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高兴的时候就会满面笑容,悲伤、难过、发怒的时候,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甚至会放声大哭出来。
如下面的照片所示,宝宝“喜”的表情比较好判断,不过像“悲”、“怒”、“恐”、“惊”等消极的感情,单从表情上判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就要结合前面“建议九”中所介绍的“哭声的特征”来进行综合判断。
另外,周围的状况也是判断宝宝感受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比如,有陌生人靠近时宝宝会感到恐惧;妈妈不见了,宝宝会感到难过;突然听到很大的声音,宝宝会受到惊吓……
◎出生后4个月,宝宝就可以表现出5种基本感情
经过测量宝宝脸上各个部位的准确坐标,然后研究不同表情下各个部位的位置变化,我发现,宝宝出生4个月后,便可以表现出“喜”、“怒”、“悲”、“恐”、“惊”这5种基本感情。而以往的说法是6个月大的婴儿才具备这种能力,我的研究使这一时间提前了两个月。
也就是说,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细腻的感情。不过,这些感情(表情)的正常发展,还需要大人的帮助,即感情是在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大人要充满爱心、温柔地对待宝宝,并正确理解宝宝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帮助宝宝的感情正常发展。
在福利院、孤儿院中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们,有些无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被称为“设施病”40。现在,人们正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在福利院或孤儿院中,增加护理人员,一个大人不要照顾太多的孩子,这样分给每个孩子的关爱和时间就会多一些,从而可以帮助他们的感情正常发展。
◎交流是使宝宝感情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
最近,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母亲单手抱着宝宝给他喂奶,而另一只手却在忙着发手机短信,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宝宝出生4个月后,细腻的感情就已经开始萌芽,他们已经会用表情向父母传达这些表情,可是他们也希望获得父母的回应。如果得不到回应,他们就会认为这是无意义的举动,渐渐地丧失了正确表达感情的能力。
所以,父母在抱宝宝的时候、给他们喂奶的时候、一起玩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看着他们的眼睛,对他们的表情有所回应,并用语言和表情与之交流,这样才能培养出感情丰富、善于表达的孩子。
关键点:
宝宝出生4个月后,便可以表现出“喜”、“怒”、“悲”、“恐”、“惊”这5种基本感情。父母和宝宝的交流,是使其感情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
给孩子的牙齿套上“保护罩” 儿童意外的类型与处理原则 别让孩子逗引宠物,小心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