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诗歌大全 > 元宵节诗句 > 正文

元宵节诗句: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6-02-08 10:52

  清平乐·上元月蚀

  瑶华②映阙,烘散蓂墀雪③。比拟寻常清景④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⑤,分辉借与宫莲。七宝⑥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注释】

  ①上元:即元宵。

  ②瑶华:美玉口晋葛洪《抱朴子·助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此处借指入蚀之月仿佛是光彩照人的美玉一般。

  ③蓂墀雪:谓生长着瑞草的殿阶上,呈现出洁白一片的景象。 蓂,一种瑞草。《竹书纪年》卷上:“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箕英,一曰蓂荚。”据云:古代唐尧观蓂荚而知月。

  ④清景:犹清光。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又,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⑤影娥二句: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此池本凿以为玩月,后代指清澈鉴月的池。《三辅黄图·未央宫》:“影娥池,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眺蟾台。” 初弦,上弦月。 宫莲,莲花瓣之美称。

  ⑥七宝: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唐段成式《酉阳杂坦·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赏析】

  此篇全用白描,不加雕琢。上片前一句描绘了月全蚀时所见的景象,后二句赞美其景象不比寻常,即更富朦胧感、梦幻感。下片写月出蚀之情景;前二句写月蚀渐出呈现“初弦’夕之景,后二句写蚀出复圆。前后八句,写了月蚀的全过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